寧波: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地位進一步確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3日 09:02 中國經濟時報 | |||||||||
■“十一五”開局看地區■本報記者楊益波 “十一五”時期是寧波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寧波經濟社會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要把寧波基本建成華東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確立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的戰略地位。這是寧波市市長毛光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核心內容之一
據了解,“十五”是寧波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臺階的重要歷史時期。5年間,寧波的生產總值從1175.8億元增加到2446.4億元,年均增長13.8%。人均生產總值從22025元增加到38733元,年均增長9.5%。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81.7億元,是前五年的2.7倍;寧波港區貨物吞吐量達到2.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20.8萬標箱。城市綜合競爭力躋身全國十強。 按照《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今后五年寧波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是,力爭到“十一五”末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300億元,年均遞增11%,人均生產總值超過6萬元,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為確保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寧波市為此制訂了五大重要舉措。 一是發展模式加快轉型。農業方面,在進一步加大支農政策力度,促進農業結構優化提升的同時,把發展都市型高效生態農業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主攻方向,加快形成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工業方面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形成一批知名品牌產品和知名企業。進一步加強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和優質臨港工業的發展,打造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產業規模、市場份額、盈利能力居全國前列的重要產業基地。 服務業方面則優先發展國際貿易、港口物流、金融、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培育信息、中介、文化傳媒等知識型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增強港口城市的集聚、輻射和帶動功能。 二是統籌協調力度加大。充分發揮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形成城區經濟和縣域經濟協同發展的經濟發展新格局。 三是構筑發展新優勢。引導民營企業加快制度、技術和管理創新,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服務、社會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新飛躍。 加快外貿增長方式轉變,優化貿易結構,全面建設國際貿易平臺,著力打造華東地區大宗物資和戰略資源的進口交易中心。引進對產業升級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項目和企業,加大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等領域引資力度,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 通過接軌上海,積極融入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參與中西部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加強與港澳臺的經貿合作以及與浙東經濟合作區聯動發展,以此擴大合作領域,拓展發展空間。 四是構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以節約利用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加強資源循環綜合利用,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快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工業園區的生態化改造,全面實施生態市建設規劃。 五是社會和諧發展。營造人人參與創造成果、共享發展成果的社會環境;弘揚“誠信、務實、開放、創新”的寧波精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健全城市兩級和農村三級衛生服務體系;完善城鄉統籌的勞動力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提高;全面推進“法治寧波”建設。 今年是全面啟動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寧波市在提出生產總值增長12%預期目標的同時,還提出要重點做好十件大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拓展港口城市功能,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擴大內需,確保消費和投資平穩增長;推進內外聯動發展,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健全落實科學發展的體制保障;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提升城市發展水平和品位;加快文化大市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