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禧
3月21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治理教育亂收費等情況并答記者問。期間,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教育部黨組成員田淑蘭表示,中國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可我們的教育人口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但是在投入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我們支撐了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教育人口。這期間,中國的老百姓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人民教育人民辦
”的那一頁,我們中國的老百姓為中國的“普九”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功不可沒。我們真的可以為此感到驕傲,我真的希望媒體能夠注意到這個問題,讓我們的老百姓也為此感到自豪。(據人民網)
不錯,中國的老百姓是為教育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但,在這“歷史性的貢獻”的背后又隱藏著怎么樣的辛酸故事,這,我們都知道嗎?
我知道,有這樣一個甘肅女孩:18歲的楊英芳在抓鬮中抓到不念書的紙團之后,她給弟弟做了飯,到山上的莊稼地里干完農活,然后從百丈懸崖上縱身跳了下去。事情發(fā)生在甘肅省榆中縣新營鄉(xiāng)謝家營村山頂社——一個普通的中國小山村。“不能念書了,惟一的出路就斷了,這樣做我不后悔!”楊英芳說。
我知道,有這樣一個重慶父親:55歲的人力三輪車夫吳存仁辛苦蹬車,晚上也沒回家,而是在三輪車后座上“睡”著了。次日清晨,被人在街頭發(fā)現時,他再也沒醒來,一天所掙的百元零鈔還在口袋里。事情發(fā)生在重慶璧山城區(qū),知情人說,他是為了供兒子上大學和養(yǎng)家糊口而累死的。
我知道,有這樣一位云南母親:從知道女兒高考分數開始,李粉香就天天嘆息。8月1日那天她起得很早,給婆婆倒了水,放好藥,還把柴劈好擱好;然后選擇了上吊自殺。最終,在當地政府、交警的資助下,其女兒18歲的鄧欣化名終于跨進了大學門檻。然而,沒有喜悅,只有痛悔:“我寧可沒有考上,寧可永遠在家里種地種田,寧愿這一切都沒有發(fā)生,是我害了媽媽。”
……
請問,對于楊英芳、吳存仁、李粉香們來講,他們能有自豪感嗎?
教育是現代化國家的基石,國家的發(fā)展最終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質。而義務教育,特別是免費義務教育主要靠的是政府的投入,這一點也是舉世公認。
而免費本是義務教育的應有之義,但義務教育法頒行近二十年,我們仍未實現真正的義務教育。要知道,世界上190個國家已有170個國家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
政府投入不足、學費又一路攀升,在沉重的教育負擔重壓之下掙扎的只能是“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家長們。
而為了供孩子念書,許多人節(jié)衣縮食,極力降低生活質量。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孩子因為難以承受昂貴的學雜費而被迫早早離開了課堂、遠離了書本。
行文至此,想起溫家寶總理在人大閉幕記者招待會上答記者問時所作的誠懇表示:最覺得痛心的問題是這三年的工作,還沒能夠把人民最關心的醫(yī)療、上學、住房、安全等各方面問題解決得更好。
總理提到的“最痛心”的問題之中,被稱為“新三座大山”之一的教育問題赫然在列。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百姓也知道教育的問題不是一天造成的,但我們必須直面這問題。
只是,一個連共和國總理都感到最痛心的問題,百姓能找到自豪感嗎?
這樣的自豪感太奢侈、太沉重。我們不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