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章劍鋒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中央政府今年將繼續做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工作,堅持有保有壓,優化投資結構。要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堅持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堅持按照貸款條件和市場準入標準發放貸款。
基于我國房地產業投資過熱的狀況,中央政府兩年前陸續啟動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在今年的“兩會”上,溫家寶總理用更大的文字篇幅強調要繼續保持這些措施。他還在人大會議閉幕時表示,為沒有能夠將包括住房在內群眾關心的社會保障問題解決得更好而痛心。
可能加速洗牌
除了繼續實行最嚴格的土地與信貸政策外,《政府工作報告》還表示,今年仍要繼續解決部分城市房地產投資規模過大和房價上漲過快的問題。著力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嚴格控制高檔房地產開發,重點發展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賃制度。
分析師說,房地產業的發展和調控的程度有關,報告透出的信息很明顯,調控的程度將會進一步加劇。這對開發商而言,當然不能算是好消息。部分開發商(以開發高檔住宅為主的)恐怕要憂心忡忡了。
“的確是這樣”,深圳一位房地產業界人士在電話里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他周圍的開發商們密切關注政府工作報告里面有關繼續從嚴從緊調控的表述。分析師認為,這會沖擊房地產開發商和投資商的短期利益。
長沙理工大學副教授劉建江表示,持續調控有利于房地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可能這也是開發商一個洗牌的過程。
其實,這輪洗牌從中央政府啟動調控時就已經開始,在本月早些時候,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經過兩年時間調整,中國原有接近40000家房地產開發企業迄今只剩下27383家,減少了近一成。
中央進一步從緊從嚴調控有可能使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說,對于那些準備在2006年大干的開發企業而言,中央的政策不利于他們實現迅速壯大的目標。不過,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現在轉型是一個好的時機。
他認為,在中國現有的房地產結構中,開發企業數量過多,而代理、中介、評估、物業管理等服務型企業過少,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從調控的基調看,中央的決心不小,估計這種決心能夠促使一批中小開發商向轉型成為服務性企業。“對于那些手中沒有土地只有少量自有資金的開發企業而言,轉型不是什么困難的事,也不需要付出沉重成本,因此沒有什么好擔心的。”
問責制可能出臺
中央政府之所以在其報告中強調要進一步調控房地產業,分析師認為,這可能與經過兩年的調控后離預期成效仍有差距有關。
北京的分析師姜明峰認為,在過去一年,宏觀調控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了作用,但是這種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現實與最初的預期有一定的出入。這種預期差距在于,房價增長過快等諸多問題仍很突出,開發商的“利我”心理與社會整體利益要求產生了矛盾,開發商等相關主體“博奕”調控政策的情況一直存在。
他認為,這決定宏觀調控今后的趨勢會是繼續進行,“有關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會一直持續下去,而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也不是五年十年的問題。”
根據溫家寶總理的報告透露出來的意圖,今后的執行力將重點體現在土地和金融兩方面上。但姜明峰認為,其中也存在另外一種假設:如果這兩種手段不夠用的話,今后不排除會出現新手段,而且也不會僅僅只局限于技術層面。
長沙理工大學副教授劉建江也表示,土地和信貸是調控房地產的兩個閘門,控制好這兩個閘門,房地產調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金融有效緊縮與土地集約利用雖然是調控的兩個主要方面,實際上需要合理組合和搭配土地、利率、信貸和稅收等多種政策工具,平衡和協調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
另外,他認為,構建房地產泡沫經濟的預警機制、輿論影響機制、意外沖擊應急機制也應是房地產業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強調要著力調整住房供應結構,重點發展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此前的十多年間,中國的住房保障制度已經被確立,但是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國家統計局投資司的一份調研報告認為,包括經濟適用房在內的保障類住房在一些地區被有意忽視和削弱,賣地成癮并且財政饑渴是促使一些地方這樣做的動力。
今年這項政策能否被落實,分析人士對此同樣持有疑慮。曹建海說,這個政策的立意是好的,但他懷疑不能被有效實施。理由是,大幅度提供曾經問題很多的經適房和廉租房,但是在缺乏配套措施的情況下,會不會發生經濟房不經濟、廉租房不廉租的事情,以致扭曲了保障制度的本質。
分析師們認為,由于保障性住房一類調控政策遲遲不能被執行到位,今年中央可能會有新的“大動作”,“問責之劍可能會舉起”。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在一份通知里面已經明確表示,要對調控不力的地方實行問責制。姜明峰因此認為,問責是一個趨勢,而眼下所需要的,是有人出來推動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