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警惕的是跨國并購的合成謬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7日 08:34 新京報 | |||||||||
《新京報》昨日刊發時衛干博士《跨國公司并購中國企業:治重于堵》的文章,作者認為,民族品牌不應當成為禁止外資收購的理由。作者舉了南孚電池的例子,說“南孚一開始通過祭出支持民族電池工業發展的口號而贏得市場,但其管理層選擇了更現實的發展路徑,盡管其控股權先出讓給國外投行再轉手為現在的國際巨頭寶潔,現在的南孚也不能再被視為是國內企業,但這不影響南孚成為電池業霸主,而南孚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當地稅收、就業,推動了中國電池業的技術進步,又有何不妥呢?”對此觀點,筆者覺得有商榷的必要
追求壟斷利潤是跨國并購的主要原因 對于像南孚這樣的企業在被并購之后是否增加了稅收和就業,我沒有詳細的數據,不敢隨便加以評論。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許多被外資并購的中資企業,普遍的情況是,要么成為附屬,要么徹底消失。技術也可能是進步了,但技術進步的主導權卻喪失了。跨國公司的并購并不是都出于善意,花一點錢,讓原有的企業消失,同時完全占有原有的銷售渠道和市場,又何樂而不為呢?更為重要的是,壟斷利潤的大部分肯定為跨國公司所得,而這才是跨國并購的主要原因。而且,所謂跨國并購,大致上也沒有中國民營企業的一杯羹。 其實,關于如何對待跨國并購的問題,事實上也早有爭論。因為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的提案和國家統計局李德水局長的言論才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對于跨國并購的現實,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為什么會有對同一事實的不同判斷?這是因為任何“事實”都是“非中性”的。“非中性”的含義是說同一事實對不同個體或者群體意味著不同的影響和結果。 跨國并購對不同的利益主體影響不同 跨國并購的利益主體無非是四個:個人、企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國家)。從事實的角度來講,跨國并購對個人、企業、地方政府可能都不是壞事。 當然,這里只是“可能”。作為個人的企業員工,除了那些被裁減的人員之外,在跨國并購之后可能會比原來獲取更多的收益;企業在被并購之后也可謂“做大做強”了;地方政府也樂得其所,稅收增加了,就業解決了,更重要的是地方的GDP增長上去了,政績也就上去了。 但是,對于中央政府(國家)這個利益主體,跨國并購的影響可能與前面幾個不太一樣。跨國并購確實可以增加我們的GDP,然而,一個城市可以僅僅追求GDP,一個省區可以僅僅追求GDP,甚至一個中小國家都可以只追求GDP,但一個大國卻不能僅僅追求GDP.如果外資控制了一個大國的國民經濟,龐大的GDP又有何用?這樣的國家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沒有自己的制造能力,完全依附于跨國公司的母國,當然也就無法應對未來國家之間關系的不確定性,也就徹底失去了國家競爭優勢。 這樣說來,跨國并購多少有些“合成謬誤”的意味。所謂合成謬誤(the fallacyofcomposition),簡單地來說,就是把局部推廣到整體上去所造成的錯誤結論。對個人、企業和地方政府可能都有利的事情,對中央政府和整個國家不一定有利,這很可能就是一個“個體理性導致集體非理性”的選擇。要談對待跨國并購的態度,關鍵看你是站在哪個角度或者哪個利益主體的立場上去說。明確了這一點,其余那些有爭議的問題也就比較容易討論了。 更嚴重的問題還在于“被動資本化” 我們現在討論的還只是跨國并購的問題。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再加上中國資本項目的完全開放,后果可能不堪設想。這方面,拉美國家已經有前車之鑒。像中國以及拉美等發展中國家,其金融部門要比發達國家脆弱得多,除了金融系統本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金融部門的脆弱性決定于整個國家經濟面的脆弱性。通過已經開放的“金融閥門”,發達國家的金融資本可以毫不費力地“資本化”這些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礦產、金融等產業部門,使得這些發展中國家徹底失去對經濟命脈的控制能力。通過“資本化”發展中國家的產業部門,發達國家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益而風險幾乎為零。 一旦這些發展中國家的政局出現動蕩,或者出現經濟危機,這些金融資本會在瞬間撤出而不留任何痕跡。這種境況現在已經引起拉美國家的高度警覺。最近,圍繞物價問題,阿根廷政府正與殼牌石油、埃索石油、法國自來水公司等外資企業處于公開對峙狀態。與外國資本爭奪經濟控制權成為了拉美國家的重要任務。而這正是我們需要警惕的。 □管清友(中國社科院亞太所博士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