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董偉
看著電視上的新聞,69歲的大慶油田“老會戰”陳新哈哈地樂了。因為各級政府正大力建設的社區衛生服務,他早在6年前就“享受”到了。那年,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把它的第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龍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在老陳居住的大慶讓胡路景園小區內。從此,他這個30多年的老病號就跟里面的醫護人員“緣分上了”。
問起社區衛生服務咋樣?老陳說:“那是相當溫暖。”有病看病,沒病聊天,時不時還有專家講座可聽;碰上腿腳不便的,一個電話,“片醫”、“片護”立馬趕到;冠心病、高血壓,都入了中心的慢性病檔案,中心會定時巡查;一旦生了大病,不用排隊直接轉到總醫院。專家所列舉的社區衛生服務的好處,在他這里都成了實實在在的感受。
不過一開始,景園小區的居民不怎么能接受社區衛生服務,得了小病還是習慣往大醫院擠,根本不睬眼前這個“小廟”。正像大多數城市人一樣,老陳覺得“廟小不可能有大菩薩,看病還得到三甲(醫院)”。可是后來他逐漸發現,“大廟”和“小廟”原來是一家。在總醫院排長隊也不一定能掛上專家號,在龍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直接見到專家本人。于是,事情慢慢走向另一種循環。
三級醫療網的現實樣板
1999年,“社區衛生服務”不但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是個新鮮詞兒,即便是醫療衛生系統也常常將之列為可輕可重的工作。雖然之前國務院十部委聯合下發了第一個政策指導性文件,各地也一哄而上,建了不少花樣迭出的“中心”、“站”、“所”,但多是應景之作。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高層當時也不敢確定這條路的前景到底如何。抱著試試的想法,他們派出了一個以護士長楊艷芬為首的小分隊,建立了該集團第一個社區衛生服務點。
沒想到6年后,這一個“點”擴展成59個點,成為集團三級醫療網絡的堅實塔座。這些社區衛生服務站點不僅給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帶來了幾千萬元的賬面收入,更重要的是理順了這個全國最大的緊密型醫院集團上下資源的運行路徑。正如集團總經理劉湘彬所說,目前是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成立以來戰略最清楚的時候,社區衛生服務站包下了常見病、慢性病和病人康復,核心三甲醫院騰出手來看疑難雜癥、搞高精尖,成員醫院則根據原有優勢發展特色,“高低資源各得其所,集團越走越滋潤”。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的試點,不僅給自身試出一片藍天,而且在有關專家眼中,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中國醫院協會常務理事趙淳認為,當前國家把社區衛生服務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不管政府還是百姓都寄予相當高的期望,可是現實的情況卻并非一片坦途。
趙淳認為,不僅社區衛生服務自身在人財物方面面臨著諸多困難,而且在醫院和社區各為利益主體的情況下,醫療資源的整合尤其缺少動力機制,因此導致事關成敗的雙向轉診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而“醫院集團辦社區”這種模式通過讓問題內部化減少了改革成本,從而為扭轉醫療資源結構性失衡提供了一種現實樣板。
記者在大慶采訪多日,試圖還原他們社區衛生服務6年的實踐。
居民信任是社區醫療關鍵
一進景園小區,就能看到龍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兩層小樓。墻體是打眼的草綠色,門前留有殘疾人專用通道。進門的屏風墻上掛著一個大布告,上面寫著該中心醫護人員各自負責的樓區。二樓有幾個老人在打點滴,旁邊的護士在跟他們說著什么。床位對面,掛著大屏幕電視,怕干擾的話可以戴上耳機。東面的墻上掛著“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單位”的牌子和衛生部副部長蔣作君來視察時的照片。
已成長為龍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的楊艷芬告訴記者,“龍南中心”已經擴展了希望、東湖等5個服務站,醫護人員有50多名,覆蓋人口7萬多人,年收入2004年超過2000萬元。在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里,楊艷芬頗有名氣,她領導的龍南中心的很多做法,都被推廣到了集團其他衛生服務點。
回首“龍南”當年情景,楊艷芬頗多感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像大醫院,說起來沒啥難的,做起來可不容易”。她告訴記者,當時集團賬面上給了她們10萬元經費,但是除了實物外只剩幾千元。“什么都不敢干,什么都干不起來。”初來乍到,居民也根本不信任這些穿白大褂的。
“那會兒大家根本不知道社區衛生服務站是干嗎的,都以為是油田總醫院的護士培訓基地呢。”為了打開局面,楊艷芬決定帶著一同下來的三個護士入戶推銷自己。
一開始,吃閉門羹是常事兒,碰著臉難看的還要罵上幾句。和楊艷芬一起“闖基層”的劉巍峰告訴記者,那時正值年末,看到護士一身白衣上門來,居民都覺得晦氣,開口就說“喪門星”、“窮瘋了”。有的住戶家里明明有人在,但就是不開門。劉巍峰覺得很委屈。父母也不理解,以為自家孩子犯了什么錯誤,要不怎么好好的三甲大醫院不干卻下到居民點了呢?一位來幫忙的同事回去后悄悄傳話:“一定好好干吧,不然像劉巍峰她們那樣被弄到社區去就完了。”
“只要辦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肯定會遇到如何建立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信心這個問題。”楊艷芬這句說起來很輕松的話,恰恰是全國過去8年來推行社區衛生服務遇到的最大障礙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城市已占城市總數的54%,建立了240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72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一些大、中城市初步建立了社區衛生服務網絡。面對這組數字,許多人不明白:既然開展得不錯,為什么近來國家還要專門開會并下發《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因為中心雖然建了,但居民卻不去看病。他們擔心進社區醫院會被耽誤。”楊艷芬說。
“片醫”“片護”服務到家
好在楊艷芬她們也并非無所依憑。和其他社區衛生服務站比,她們自有別人比不上的優勢。不管是6年前還是現在,資金投入一直是全國社區衛生服務難以疏通的瓶頸之一。因為沒有錢,大多數社區衛生服務站留不住醫生,更新不了設備,最后只能變成無人光顧的象征性存在。
而楊艷芬她們不同,他們屬于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的一部分,有固定的投入,不用愁工資發不出。另外,她們可以借助集團里兩個三級醫院——油田總醫院和龍南醫院——的品牌建立起居民最初的信心。楊艷芬說,如果不是背靠總集團這棵大樹,龍南社區服務中心根本不可能發展到今天。
據了解,在景園小區周圍有七八個個體診所和平價藥房,競爭相當激烈,而龍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日門診量過百,靠的還是“大醫院背景”。一位在希望社區服務中心打點滴的老人告訴記者,雖然個體診所相對便宜,但是技術水平沒有保證,還是這里規范。再說,如果得了比較大的病,社區治不了還能直接轉到總醫院。
一個廣為流傳的例子是:曾經有一位居民在散步的時候突然暈倒了,患者的同伴立即給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打了電話,醫生趕到后初步診斷為腦血管出血,馬上叫救護車送到總醫院找專家會診,診斷為腦梗塞。由于送醫院很快,治療及時,這位居民一周后就出院了。國家下了多少文件不能解決的雙向轉診問題,在這里似乎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故事,無疑增加了當地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的動力。
此外,為了讓社區服務中心和居委會拉上關系,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還以集團名義和當地街道簽訂了“共建”協議書。在居委會的幫助下,龍南社區衛生服務站順利地舉辦了多種健康教育講座,還成立了“高血壓俱樂部”、“糖尿病俱樂部”和“康復俱樂部”,對入戶調查出來的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惡性腫瘤等5種慢性病進行了建檔管理,每月隨訪。社區衛生服務漸入佳境。
2004年,龍南社區服務中心按照派出所片警的做法,推出了著名的“片醫”、“片護”。記者在景園小區看到,每棟樓前都掛著這樣的牌子:“居民朋友們好,我是油田總醫院集團景園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片醫×××,負責該樓居民的健康保健咨詢指導及疾病治療問題,如果您在這些方面遇到了困難,請別忘了身邊的我——您的家庭醫生。”
中心對片醫的要求是,對轄區內的人口狀況特別是健康狀況要了然于胸,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殘疾人、嬰幼兒等重點人群更要重點服務。中心給每個“片醫”、“片護”配備了一臺電動自行車、一部小靈通、一個出診箱、一部傳呼機、一張聯系卡、一份健康檔案。居民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招呼”。片醫負責建立社區居民檔案,進行社區診斷,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對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進行治療和管理,并負責雙向轉診、會診和臨終關懷。
官員專家大慶求解
如今,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有兩個三級醫院、8個成員醫院和14個社區服務中心。如何讓這些醫療資源更好地發揮各自的能量,是集團總經理劉湘彬一直考慮的問題。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衛生決策部門。研究發現,當前“看病貴、看病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國醫療衛生資源的結構性失衡造成的。不同的是,在大慶,社區醫療服務屬于一個集團的內部問題,它有更為直接、簡單和有力的手段來處理,而在其他地方則要復雜得多,難解得多。
許多來這里“取經”的官員、學者都希望在這兩者之間找到某些共同點,以期使“大慶模式”能為解決全國性的問題提供一把鑰匙。據了解,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即將把“大慶模式”作為全國醫院發展戰略的重要研究課題。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副書記王志良說,不管是三甲醫院,還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說到底仍是一家人”。一家人的好處是,通過集團自上而下的調配,就可以作出符合醫療規律的分工,從而達到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以雙向轉診為例。王志良說,為什么很多地方雙向轉診根本運作不起來,因為那是“兩家人爭食誰也不愿意吐口”。醫院為了多收入肯定不愿意把病人轉到社區,社區也一樣。所以,作為外部問題存在時,雙向轉診往往只是鏡中花、水中月,最多也只是由下向上的單向轉診。集團化則讓醫院和社區互相倚重,病人轉來轉去仍在集團內部并沒有外流,所以上下雙方之間沒有那么明顯的利益原因阻止轉診。
記者了解到,作為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的核心醫院,大慶油田總醫院年門診量近124萬人次,床位相當緊張。有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后,總醫院的壓力大大緩解,不但慢性病、常見病的診治得以分流,而且病人康復也可以回社區。據悉,目前該集團的兩個三甲醫院的患者住院時間都不到10天。
另外,從技術共享和人才培養上,集團模式顯示出同樣的優勢。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僅僅通過出臺《醫療資源共享》、《集團業務指導》等內部規章,就可以讓三級醫院的專家、主任醫師名正言順地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去巡診,“因為那也是自己的陣地”。在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新成立的一家社區衛生服務站,記者看到一個橫幅:“2月23日,總院集團分泌專家孫淑湘主任為糖尿病俱樂部會員會診。”
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一大困難是全科醫生缺乏。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曾經透露,我國實際需要全科醫生10萬名,但是現在持有相關資格證的只有幾千名。對此,劉湘彬則拍著胸脯說,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解決了這個問題,“至少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就是“金橋工程”。
據稱,“金橋工程”意在打通“塔尖”和“塔座”之間人力資源的上下對流。它除了要求總醫院的主任醫師、各專業的專家直接到社區定期舉辦講座外,作為自己的員工,集團對社區醫護人員進行培訓,組織社區醫生到上級醫院鍛煉學習,開展全科醫生一幫一的活動。另外,集團還邀請國內、省內知名專家到社區講學。幾年來,集團共培訓全科醫生500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