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商將自己的產品送進超市賣場是為了賺錢,而在零售領域,一些運行在灰色領域的潛規則,讓商品還沒有上架的供貨商腰包已經癟了大半,卻還有苦難言。“超市都是一個樣,進店費交完了還會巧立名目拉出更長的賬單再向我們伸手”。昨天,一家供貨商義憤填膺地訴說。
巧立名目的賬單
“一種商品要進場交個兩三萬元進場費很正常,進場費已經成為供貨商習以為常的‘規矩’,不交做不成生意。”昨天一位供貨商表示,幾乎所有供貨商都對超市索要的“進場費”沒了脾氣。可是對于沒完沒了、越拉越長的“賬單”卻是有苦不敢言。“超市巧立名目的收費項目很多”,昨天,一位供貨商向記者介紹,如店慶贊助費、促銷費、廣告費、商品破損丟失費、單品費、年節假費、堆頭費、專架費、DM費、陳列費、促銷員管理費、促銷員培訓費、老店翻修費、配貨費等等數不清的費用。一位供貨商表示一般超市在新店開張或周年慶祝等活動時都向每個供貨商收取1000元以上。如此名目繁多的費用,令供貨商還未盈利已經被洗劫腰包,丟失了大部分利潤。而除了超市明目張膽索要的這一筆費用外,采購人員的黑手也頻頻伸向供貨商的荷包。
明目張膽的索賄黑手
為了讓自己的產品被選中進入賣場,除了繳費給超市,供貨商還要在超市采購人員的身上“下些功夫”。請超市采購人員吃喝、送禮、給回扣也是行業里不成文、但是人人都懂得的規矩。一位采購人員表示,在他所接觸的供貨商中“回扣”幾乎是公開談論的話題。“只要能進我廠的貨,按老規矩回扣30%”,供貨商言之鑿鑿,采購人員欣然接受。此外,還有很多衍生出來的新奇“賄賂”形式,如有的廠家要和采購人員“合辦”企業,不用他投資一分錢,白送三成股份,要求只有一個:商店進該廠的貨。
并不情愿的“黃蓋”
近些年來,零售領域內隱形的商業賄賂形式也愈加公開化了。而在實際的運營中,供貨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不得不扮演“黃蓋”的角色,明明腰包被零售商“洗劫”,卻還“愿打愿挨”,更加助長了這種賄賂之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第8條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而在零售領域,供貨商與零售商地位的不平等決定著這種“劫難”還將繼續。一位供貨商苦笑著說對記者說,我們是“黃蓋”,超市不是周瑜,是“活土匪”。
商報記者 張曉蕊
實習記者 官子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