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用偉大的變革贏得偉大的賽跑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6日 14:49 南方周末

  當下,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制造”這個詞。

  時至今日,“中國制造”已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它既包括本土企業的產品,也包括了合資、外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可以說,它是中國工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它也給我們帶來了國際聲譽。但是,當“中國制造”的產品在流向國際市場時,發達國家的投資者利用“中國制造”賺了大錢,但他們的部分同胞卻像抵制瘟疫一樣反對中國商品進入他們的
國內市場。

  按外界的說法,中國經濟實力已是世界第四,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是世界第二,但事實上我們還是大而不強,還處在追趕過程中。其中的關鍵是我們沒有核心技術。不掌握核心技術的“中國制造”不是制造而是組裝。中國制造業經濟總量占全球的6%,但在制造技術領域,中國的專利發明數只有美國、日本的1/30,韓國的1/40。

  國家的科技研發投入少是其中原因之一。中國制造業的研發投入只占全球的0.3%。而我們寄予厚望的“市場換技術”和“資源換技術”的發展方式,效果也難如人意,中國汽車行業作為重點試驗領域,已經成為各界質疑的焦點。

  中央政府及時開出了“自主創新”的藥方,冀望通過自主創新,改變

中國經濟的產業結構和增長方式,讓中國能從大到強。這一點關系重大,將成為我們的國策。

  大多數人不太注意的是,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與1970年代石油危機前的西方國家非常相像,競爭性產業如家電、IT、手機、汽車、

房地產都完成了一輪爆發性增長后歸于平淡,重化工業如鋼鐵、
能源
、化工等行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占據核心地位。西方國家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的沖擊下,國內傳統產業迅速被波及,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法恢復到早期的勞動力雇傭水平。這種鏡鑒不遠,中國也同樣值得警惕。

  但有一個國家雖然也遭遇了石油危機,它的經濟卻在十年后重新蓬勃發展起來,它就是美國。奧秘在于美國利用十多年的時間轉變成了一個創新型國家,如今美國每年新注冊的公司是60萬個,是1960年代的7倍,美國的風險投資資本在1960年代還是寥寥無幾,但到1990年代已經迅速飽和。

  “自主創新”戰略的提出后,我們實際上開始了一場新的賽跑。這場賽跑的結果將決定中國的國運,決定世界的未來。

  自主創新是制度和體制的產物,為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國家已經決定從財稅金融、政府體制、市場和法律各個方面進行改革。我們熱切期待我們的國家用這些偉大的變革贏得這場偉大的賽跑。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