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蕭曼平
廣東正在探索已有協會作為會員等可行的方式,成立“進出口商會”,與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共同作為重點培育的兩大龍頭協會。如果說后者主要服務于“引進來”,那么前者的著眼點便在“走出去”。
兩個多月前,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通過官方網站下文表示,為了適應新的競爭環境和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貿交往,廣東進出口商會的籌備工作正在密鑼緊鼓地進行。文件希望有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和生產廠家,以自愿為原則加入該商會。記者上周了解到,廣東進出口商會的籌備工作目前已近尾聲。
進出口商會成立的背景是,目前外經貿行業協會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協會的建設在廣東省還是一個較為薄弱的環節。當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外貿增長方式要求行業協會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更好地維護行業和企業的利益,規范外經貿行業組織行為。廣東探索已有協會作為會員等可行的方式,成立“進出口商會”,與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共同作為廣東省重點培育的兩大龍頭協會。
涉外協會,小艦多、航母缺
多年來,廣東的外經貿協會為促進廣東外源型經濟發展了多項工作:為企業提供多樣服務,包括積極舉辦各類培訓工作,努力協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為企業解決具體問題:充當溝通企業與政府橋梁;開展行業自律和維權。行業協會在獲得較快發展,積極為外源型經濟發展出力獻策的同時,自身的發展還比較脆弱,在功能的發揮上仍存在諸多的困難和問題,還遠不能像發達國際行業協會那樣有力地充當行業忠實的代言人。
據統計,至2005年6月,廣東省外經貿系統依法登記的行業協會有54個,會員有28380多個,其中團體會員21520多個,其余為個人會員。原屬廣東省外經貿廳管理的省直外經貿社團組織有10個,會員有11450多個,大部分是團體會員,達11100多個。
有關人士表示,現在廣東外貿協會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規模小,企業入會比重不高。21個地市級的行業協會共44個,平均每個協會的工作人員不到7個人,其中還包括相當一部分兼職人員,個別地區的協會甚至沒有一個專職人員。原省屬的10個協會中,最多的工作人員是19人,最少的僅1人。協會的會員覆蓋比例較低,平均每個協會擁有會員385家,其中團體會員僅237家,同各地外資企業數量和從事進出口的企業數量相比相差懸殊。除了省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擁有9919個會員外,其余平均擁有會員僅171家:而且外經貿協會多為自上而下成立,民間性不足,經費緊張,服務的層次和水平不高,自身組織建設仍有待完善和加強。
還原協會組織的民間化
在歐美國家,行業協會都是民間自治性質的組織,自愿設立,高度自治,經費自理。而在我國,行業協會往往帶有半官方色彩,不利于協會的發展。廣東省外經貿廳有關人士表示,讓行業協會實現組織機構民間化,還原行業協會“非政府、非權力”本質的做法,由其對企業提供服務的質量和其發揮的作用決定其生存和發展,這是廣東省外經貿系統的行業協會未來發展的方向。
為此,廣東省外經貿廳將采取多項措施還原協會的自治、自主性:首先是以今年2月16日頒布的《廣東省行業協會條例》為契機,大力推進現有協會與政府部門在人、財、物等的徹底脫鉤的進程,最終實現協會的民間組織化,使協會成為自愿發起、自選會長、自籌經費、自聘人員和自主會務的“五自”民間法人,為行業的企業自我服務、自我協調、自我監督、自我保護;
其次是改革政府對行業協會的管理,健全聯系制度,如在經濟政策立法、制定經濟發展規劃以及制定價格等事關行業發展的重大事項時,召開有關行業協會參加的協調,聽取行業協會的意見,并作為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一項制度。
第三是,指導協會切實加強貿易促進服務,今年協會的工作主要為企業提供具體的貿易促進服務,針對目前廣東省外貿增長方式粗放型的問題,特別要加強貿易摩擦預警和應對服務、進出口價格協調及制止不正當競爭、貿易波動預警服務、貿易信息服務、電子商務促進服務、國外貿易展覽和經貿交流服務、收集并向政府反饋企業要求等。
“進出口商會”籌備工作入尾聲
據悉,就目前廣東省外經貿行業協會設置重疊,規模小,力量太分散,專業協會較多,綜合代表性不強,難以形成強大的聲音;協會爭利益、搶地盤現象時有發生,企業會員“一員多會”,多重交費,增加了企業成本。廣東省外經貿廳希望對現有協會加以積極的引導,推進協會資源的整合。在現有基礎上,廣東探索將已有協會作為會員等可行的方式,成立“進出口商會”,與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共同作為廣東省重點培育的兩大龍頭協會。
記者了解到,廣東進出口商會的籌備工作目前已近尾聲。該商會的定位是:在廣東外經貿發展過程中發揮強有力的中介作用和行業管理作用,維護正常的對外貿易秩序和企業會員的合法利益;做好協調、指導、咨詢、服務工作。重點是搭建國際經貿合作的平臺,帶領企業“走出去”。
(金陵/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