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政協委員呼喚增強“中國軟實力”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2日 08:06 經濟參考報

  “不能只出口電視機,不出口電視機播放內容”

  “我們要警惕巨大的文化赤字。”出席政協大會的委員們在討論中建議,面對文化領域嚴重的“入超”現象,我國應該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在參與國際競爭中使“軟實力”硬起來,使中華文化在全世界得到弘揚。

  文化“逆差”觸目驚心

  長期在新聞出版界工作的桂曉風委員向記者列舉了一些數字:“2004年我們出口了700多萬冊(份)書報,只占國內當年書報刊出版總量的0.16‰。2004年我們向美國輸出了14種版權,而從美國引進版權4068種,進出比為290∶1。”

  影視市場的“進出口”也極不平衡。深有同感的趙啟正委員列舉了一串數字: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進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卻屈指可數。美國電影的生產量只占全世界的5%至6%,但放映時間卻占全世界放映總時間的80%。

  這種逆差在我們的文化生活中也多有對應:進口原版書、光盤滿眼皆是,而在國外主流書店難覓我國的經典讀物;來訪演出項目來一個“火”一個,而我國表演藝術種類在英美的演出市場長期占據一席之地的,唯有雜技、武術。

  講起自己在國外尋覓“國貨”的故事,桂曉風打開了話匣子:“2004年我在奧地利最大的書店里認真搜尋,結果只找到一本和中國有關的書,是介紹

長城的,而寫撒哈拉大沙漠的倒有7本!一些法國和德國朋友,對中國人對他們文化的了解之多感到吃驚,而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卻少得可憐。”

  文化只有傳播才有影響力

  文化是綜合國力中的軟實力。張國良委員說,文化安全是國家穩定發展的精神前提,中華民族的復興,不僅是經濟的崛起,還必須有文化的復興。“中華文化應有‘舍我其誰’的氣魄和膽識,在全球化的舞臺上大力弘揚。”

  “作為一個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發源地,只出口電視機,不出口電視機播放的內容,也就是不出口中國的思想觀念,就成了一個‘硬件加工廠’。”趙啟正委員說,“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憑借其古老而價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發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傳播才有影響力。只有有影響力,國之強大才有持續的力量。”

  繼資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競爭之后,當今世界已經開始了第五輪競爭,即文化戰略的競爭,文化正在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利器。桂曉風認為,只有走出去,才能突破自我,加速成長。

  更多的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還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發展經濟的基本經驗和普遍做法,美國包括影視、音像制品在內的視聽產品的出口,已超過航天工業而躍居首位。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擁有的自然資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文化底蘊極為深厚,文化資源極為豐富,發展包括出版物在內的文化產品出口,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社會。”桂曉風說。

  呼喚“軟實力”走強

  “我國是文化大國,但還要建設文化強國!”面對巨大的文化“赤字”,龍新民代表疾呼。

  “民族的振興,始于文化的復興。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額,才能成為文化強國。”趙啟正表示。

  文化的振興和輸出關系到國家的強大和民族的未來。趙啟正說,中央要制定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其中對外傳播和輸出文化是重要組成部分;輸出文化要培養人才,組織隊伍,這支隊伍不是簡單的翻譯隊伍,是面對外國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的一支有戰斗力的隊伍。

  “中國文化走出去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靠一個部門的努力來完成,既要依靠傳統意義上的對外文化交流和宣傳活動,更要依靠文化貿易,直接將文化產品輸送到國際文化市場上。這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張新建委員說。

  “推動更多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要超越部門互不通氣、分散作業的體制,調整資源配置,集中各方智慧,制定文化對外發展戰略。”桂曉風建議,在自身力量壯大需要一個過程的情況下,可以先“借船出海”,選擇一些骨干集團或單位與國外一些管理規范、技術先進、資信可靠的知名集團、跨國公司進行合作,利用他們的網絡和發行渠道,使我國的出版物、音像制品等更多更快地走向世界。實施政策支持,對于重點單位和重點項目,要在立項審批、貸款、利率、稅率等方面實行優惠。

  加大國家及各級政府對文化建設的財政投入,加大吸引民間資本及外資,增強文化產業的

競爭力,重視民俗文化……張國良委員大聲疾呼:“文化發展也必須突破觀念和體制的束縛。復興中華文化,需要來一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本報記者:李斌 周瑋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