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不可避免地要不斷擴大對農村土地的占用,但是農民在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后,生產和生活拿什么來保障?在“三農”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解決征地與保護農民利益之間的矛盾,成為不少參加今年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的確,要建立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就必須盡快找出一條路子,讓大部分農民在失去土地以后仍然能夠保持基本生活來源。
近年來許多地方大張旗鼓搞建設、上項目,建設用地年年增加,農村耕地明顯減少。統計顯示,從1996年到2004年不到10年時間里,全國耕地減少了1億多畝。在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的背后,是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去土地,生產和生活沒有了基本保障。盡管規定征地要有相應補償,但是由于補償往往是一次性的,失地農民錢拿到手后只能維持一段時間生活,以后就失地又失業,淪為最困難的社會群體。
針對失地農民的現狀,各地對征地補償也陸續采取了一些改進措施,比較普遍的是適當提高占地補償標準,更進一步的則開始考慮或試行農民土地“作價入股”,就是讓被占土地參與建設項目收益分配,將一次補償變成長期受益。應該說,各地情況不同,具體征地項目用途也有差異,比如政府用于公用項目征地與純粹商業用途征地就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對農民補償不一定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但需要明確的是,無論何種用途,只要占用了原本屬于農村和農民的土地,都應該對農民的損失和農民失地以后的生活有一個合理的安排。
征用土地搞建設,對哪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關鍵在于如何通過法律或行政等手段,有效和妥善處理好其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來自一些國家的經驗顯示,要保證被占土地者合法權益不被侵犯,首先應該嚴格區分公用占地與商業用地的界限,公用占地是政府行為,對被占地者的補償應該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而商業用地則屬于市場行為,其補償方式和標準都應該由當事者雙方通過平等談判或協商達成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原來的土地所有者有權分享土地開發所得收益,這一點也屬于法律保護范圍。
看得出來,我國征地補償正朝著建立公平合理機制的方向努力,不過這種機制能否在現實中發揮作用,還要看政府作為市場“裁判員”其監督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只有政府將“一碗水”端平,時刻把農民近期和長遠合法權益放在應有位置,征地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才能得到真正化解。
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