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像一陣春風給農民帶來了發展的轉機,一些地區的新農村建設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在各個方面作著新的嘗試,也還有許多地區的農民還沒有聽說過“新農村”這個21世紀的關鍵詞。建設新農村是國家戰略的重大轉移,修橋鋪路,拉電網蓋樓房,改善農民生活,提高收入水平等等措施將給農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農村要怎樣變化?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特點,還應該多聽一聽農民自己的聲音,多運用他們的智慧。在祖祖輩輩生存的土地上,該怎樣建設,想怎樣建設,需要什么,懼怕什么,農民才是建設的主體、農村的主人,
完全有發言權提出自己的設想。
農民是農村的主體,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受益者,農村長遠的持續發展不可能永遠依靠政策扶植,農村從落后發展成現代化,從薄弱到強大,成熟以后一定會進入良性的運轉。農民的角色至關重要,不能坐等其成,而應主動地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利用長期居住本地的經驗為新農村出謀劃策,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氛圍。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之下,農民養成了依賴政府的習慣,長期被動生產磨滅了創造性和競爭意識。改革開放以來,允許商業生產和推行家庭聯產承包制使農民的生產經營熱情升溫,新農村的建設依然不能忽略這一點。要想充分發揮農民的創造潛力和主動性,需要統一建設主體與利益主體的地位,切實保障農民享受建設的成果,從而激勵其發揮更巨大的作用。
農村與農民在建設中融為一體,造就一批智慧的建設者和企業家,他們將成為建設的中堅力量,并且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
王曉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