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新農村新畫卷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7日 08:52 中國經濟時報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長沙系列之三(農村篇)■本報記者王曉紅周和平通訊員劉緒甲鄒蓬

  建筑美化、衛生潔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水源凈化……這是長沙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在前不久該市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上,長沙市列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步驟:今年主要抓宣傳組織發動,做好100個示范村的規劃和試點工程;2007-2
008年,基本完成百村示范主體工程,發揮示范效益,帶動村莊整治工程加快推進;2009-2010年,繼續鞏固示范村成績,擴大示范村范圍,完成好“十一五”時期的各項建設任務,為率先全省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基礎。隨著這些步驟的推進,長沙市的農民生活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重大變化。

  規劃:3年完成建制鎮詳規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梅克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城鄉建設,規劃先行’早已成為社會共識!巹澾M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環節。從今年起,長沙市將每年安排1000萬元用于村鎮規劃,用3年時間完成建制鎮控制性詳規,村莊規劃面達到50%。要進一步強化‘三性’:一是科學性,反映地方特色,體現人文內涵,保護生態環境;二是超前性,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三是突出務實性,因地制宜,農民自愿,分類指導,不搞脫離實際的攀比,避免工程式和運動式,應該認識到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值得高度注意的是,規劃先行的過程中要防止規劃設計單位和人員閉門造車,專家意見聽得多,農民心聲聽得少,使規劃變成紙上畫畫,墻上掛掛,失去其指導意義。在村鎮規劃實施中盡量不推山、不填塘、不占田、不砍樹,要突出山水田園特色,方便群眾生產生活!

  收入:人均可支配增長8%以上

  梅克保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加農民收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未來5年,長沙市將按照多予少取的原則,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今年要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的預期目標。

  長沙市市長譚仲池對記者說:“要用求真務實的指導思想來抓新農村建設,今年長沙全市農業招商引資要完成30億元以上,落實農業發展銀行100億元農產品加工信用貸款,繼續扶持加加醬業等20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突出抓好紅星3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等10大農產品精深加工重點項目建設。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今年市級重點扶持規范100家,示范點擴大到30個,力爭20%的農戶進入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籌建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切實提高農業防災抗災能力。”

  居住:啟動“三改三整一分離”

  治理村莊環境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環節。根據長沙市的設想,今年將全面啟動以“三改三整一分離”為主題內容的新農村建設“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即改電、改水、改廁,整修村組道路、整治村容村貌、整治生態環境,實行人畜分離。

  從今年起,長沙市每年安排1000萬元用于村鎮規劃,力爭三年基本完成。今年啟動100個村的示范工作,年內完成鄉村公路硬化1000公里;水利投資10億元,新建沼氣池1.5萬個。到2010年,縣鄉公路全面實行硬化,公路硬化率達到90%以上,按標準改造建設好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農村中小學危房全面消除,農村自來水受益率達到80%,實行村村通廣播電視,全面完成農村和縣城電網改造。

  轉型:5年培訓150萬農民

  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既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目標,又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要條件。長沙市將圍繞五年內培訓150萬農民的目標,實施“農民素質工程”。屆時,全市70%以上的成年農民將成為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就業能力的新型農民或產業工人。

  根據該市制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從今年起,每年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30萬人次以上。實施農民轉移就業“5810”工程,鼓勵支持各區縣(市)發揮自身優勢,開展特色技能培訓,培育勞務品牌。要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教育培訓機制,擴大教育培訓規模,提高支付補助標準。

  體制:鄉鎮人員編制5年內只減不增

  推進改革、創新機制,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動力源泉和制度保障。長沙市將推進經濟管理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的創新。

  根據這一既定的目標,全市鄉鎮機構改革將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對鄉鎮實行分類管理,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5年內只減不增,綜合設置機構,建立農村基層管理新體制;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主要是完善以縣管理為主、以政府投入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體制;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主要是完善鄉鎮財政體制,規范轉移支付制度,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積極開展“鄉財縣管鄉用”改革試點。逐步建立城鄉公共服務均等供給制度,促進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

  教育:年內完成中小學危房改造

  盡快改變農村公共事業滯后的狀況,是廣大農民群眾的迫切要求,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長沙市提出,發展農村社會事業,重點要放在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農民最基本、最直接、最關切、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上。

  從今年秋季起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收雜費,對農村貧困寄宿生補助部分生活費,年內完成現有中小學危房改造任務;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加強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村電影數字化反映工程,加強鄉鎮宣傳文化法制站和村文化活動室建設;積極探索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制度,今年要擴建敬老院20所,繼續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實行獎勵扶助制度。

  據了解,目前,長沙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總數為56.5萬人,其中農村學生43萬人,占在校學生的76%。從2005年以來,長沙啟動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兩免一補”工作,全市有近10萬名貧困學生秋季入學時實現了“一費制”全免入學,有1萬多名貧困寄宿生享受了生活補助。更令人驚喜的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從今年秋季起,全市農村家庭貧困學生將實行全免雜費入學。 另外,長沙還制定了強校扶助弱校辦法,每所縣(市)屬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必須對口扶助本縣(市)一所薄弱高中;針對一些重點學校與薄弱學校的差距日益擴大的問題,從2004年起,開始實施把重點中學部分骨干教師和優秀中青年干部充實到薄弱學校去的舉措,收效明顯。同時,城市教師晉升高級教師職稱,必須到農村中小學任教一年,以優化農村中小學師資結構。通過促進重點學校與薄弱學校生源趨向平衡,同時讓薄弱學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目前,這些辦法已初見成效,

教育公平在長沙已越來越有保障。

  醫療:農民看病無憂

  2003年9月4日下午,對于長沙縣金井鎮老屋組村民龍暢一家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當天,經過該縣衛生局醫管辦的核準,他在金井鎮醫管辦共兌付了醫療補償金1萬元。數錢的時候,龍暢有點激動,沒想到1個月前交納的20元農村合作醫療項目金,1個月之后就得到了如此大的補償。龍暢成為了長沙縣第一位兌付1萬元醫療補助金的農民。

  現在,經過“十五”期間的努力,包括農民在內,長沙市的居民群眾都能享受到醫療服務的可喜變化,“

十一五”期間,全市農村醫療將得到可靠的保障。

  據了解,在保障農民就醫方面,長沙縣于2003年8月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至今兩年多來,該縣參合農民達64.28萬人,參與率達95.96%,共籌集農村合作醫療基金3100余萬元,共有3.4萬余農民獲得合作醫療補償達2300萬元,為弱勢群體減輕了醫療負擔。目前,本市望城縣、瀏陽市、寧鄉縣已按照擴大試點要求,取得了初步成效,農民自愿參與率均達70%以上。農民“看病難”已得到明顯改變。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