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新農村”里最缺什么?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8日 09:01 中國經濟時報

  ——訪中國農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業專家咨詢團副主任委員李里特

  ■本報記者李成剛

  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和具體要求——農業現代化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
的夢想,而建立在科學發展觀基礎之上的新農村建設戰略,正讓我們向這一夢想逐漸靠近。

  事實上,對于新農村建設的報道與討論,在即將召開的“兩會”之前已經成為各媒體關注的熱點。從去年年底開始,中國經濟時報就新農村建設的內容、形式、意義等進行了大量的農村實地調查采訪,并采訪了許多相關領域的國內專家學者。在采訪中,有一個問題也許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新農村建設中,或者說正在建設的這些“新”的農村里,最缺乏的是什么?就這一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中國農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業專家咨詢團副主任委員,原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李里特教授。

  新農村最缺“新”農民

  

中國經濟時報:什么樣的農民才算是社會主義“新”農民?

  李里特:新農村需要農民成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成為農業產業的主人。也就是說,有了社會主義新農民,才談得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新農民的本質在于其社會地位得到和城里人一樣的尊重,其創新創業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不再是常常需要慰問,讓人看起來心酸的“父老鄉親”。而這樣的新農民是指,他要成為經營者、創業者,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

  中國經濟時報:但現實的問題是,雖然改革開放給農業發展帶來新的生機,使農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農產品豐足時代,然而,農民相對貧困、農村發展嚴重滯后、農業缺乏活力等“三農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農業嚴峻的形勢,難以使人樂觀。

  李里特:的確如此。事實上,對農業的現代化,最初人們認為實現現代化就是實現機械化。50多年前,國家也把實現機械化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出路,從部署、建設大型農業機械生產基地,到跨越式推進農業集體化,走過了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奮斗歷程。可是,農業不僅沒有實現機械化、現代化,連解決吃飯問題都變得十分困難。

  而我國農業目前面臨的形勢是:人均土地資源缺乏,勞動力資源基本不變,生產增加只能靠生產資料投入,勢必會增加農產品成本。要降低成本必須擴大經營規模,即:推進集約化生產。也只有這樣才能使現代化農業技術手段發揮作用,提高效率,保證產品的品質。我國農產品的生產過去幾十年幾乎都是高度計劃經濟管理,尤其是食物生產。過去生產的目標主要是滿足人口的食物基本需求。當生產能力超過需求時,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農產品的生產應該以經營為主導,否則農業就會失去活力。從經營角度分析我國食物供需形勢,總體講自1994年以來始終沒有擺脫供大于求的局面。過剩的生產給農民造成很大的負擔。要調整農業結構,控制生產數量是目前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引導農民由單純的生產者變為經營者,推進農業向組織化發展,才能使農業實現現代化轉變。

  中國經濟時報:如您所說,中國的農民要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新”農民,還缺乏足夠的經營能力,農民還沒有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那么,現實里中國廣大的農民群體在這一方面還處在一個什么樣的層面上?

  李里特:我國農民經營意識淡薄,市場營銷知識缺乏,雖然有著世界少有的優秀農業生產傳統和技能,但總不能擺脫貧困的困擾。近年,從種糧熱到種菜熱,從種果熱到種花熱,從蟹、鱉、蝦、鱔到鵪鶉、駝蛋,農民們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優秀的技能,使每一種市場需要的農產品迅速飽和,然而致富的路卻越走越艱難,究其原因正是忽視了經營意識的培養和發揮。

  此外,長期以來對農民只重視生產技能的培訓,缺乏經營、營銷、管理知識的教育,是我們對農業教育的一大失誤。無論是送科技下鄉,還是辦農民訓練班,甚至培養農業人才,過去都忽視了農民最需要和最基本的知識──經營知識的普及。美國、日本、韓國都把優秀農業經營人才的培養當成加強本國農業或振興本國農業的最重要戰略措施。我國應當盡快從根本上抓好這件有戰略意義的大事,不能僅指望什么“公司加農戶”一類似是而非的措施。

  經營企業化:

  農民經濟組織問題需要盡快解決

  中國經濟時報:為什么說“公司加農戶”的形式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措施”?

  李里特:因為這些所謂“公司”和農民往往不是利益共同體。

  新農村與舊農村,或者說新農村與比較貧窮落后的農村的區別在于農民的經營方式、生產方式有本質的區別。

  雖然許多學者認識到:農業現代化就是走產業化經營道路。然而,什么是產業化?如何才能實現產業化?這個問題,至今尚未完全解決。雖然有人把農業產業化歸納為“龍頭企業加農戶”,“產、加、銷一條龍”等說法。然而,這些看法只是現象論,不能普遍指導我國農業的產業化轉變。

  從本質上講,產業化農業的三個基本點應該是:經營企業化、生產集約化、產品規格化標準化。18世紀的工業化大革命,使得紡織、機械制造及許多用品的制造,都實現了從手工、到作坊、到產業化的變化。發達國家的農業也隨之實現了產業化經營。這些變化的本質無不歸結為以上三個基本點。

  同時,“龍頭企業”的提法也不全面。發達國家一般都有反壟斷法,限制某些大的企業過分壟斷。“龍頭企業”的主人如果不是農民,那么自然希望農產品越廉價越好,農民勞動力越廉價越好,這就是發達國家沒有什么“龍頭企業”的道理,因為這會傷及到農民的利益。地方政府希望有大的“龍頭企業”好多些稅收,這可以理解。但應該認識到,如果農業實現了產業化,農民整體富裕起來,稅收要大得多,發達國家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國經濟時報:也就是說,更好的解決方案應該是讓農民自己成為一種“公司”性質的經濟組織?

  李里特:是的。經營企業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當前農民之所以解決了增產問題,卻遲遲不能增收,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農民普遍缺乏經營者意識和市場營銷素質。

  農民無論從他的社會存在,還是經濟地位來看都應該首先是一個經營者,其次才是生產者。農民一般不被雇傭,不領工資,且擁有自己的土地等生產資料。像企業一樣,經營的好壞是產業發展的最關鍵要素,這一點在農業生產能力進入供過于求的時代尤顯重要。發達國家的農民歷來把經營能力視作合格農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質。許多發達國家家庭農場本身就是企業,家庭成員按企業組織分工,按企業制度管理,按企業運營分配。農場之間、農場與社會之間也按照企業形式協作和聯系。也只有企業化經營管理,才能使農民的生產、生活活動積極有序地融入現代社會的生產、市場、金融、流通、信息、社會福利等活動中去。只有這樣,農民才會擺脫舊生產方式下愚昧、落后、宗族、迷信、孤立、分散的羈絆。

  中國經濟時報:但從現實來看,農民成為一個優秀的經營者,不可能是自己的一廂情愿。現行的生產生活習慣、管理方式、信息渠道等硬件都會對他們的轉變產生巨大的制約,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李里特:在這一問題上,政府可以大有所為。我們早已提出政府要轉變職能,政府的作用就是要搭建一個平臺,變簡單的管理為深層次的服務。例如,對農民實行以經營為重點的培訓教育,使農民真正成為合格的經營者。幫助農戶建立自己的公司,指導農民以公司的方式經營農業,各農戶(子公司)再按現代企業方式,以村鎮為單位組織成大的股份公司(母公司),這些公司進一步再結成地方和區域性總的股份公司,農民都是股東,董事長也由農民(股東大會)選出,也就是類似日本、韓國的農民協會組織。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決不能讓廣大農民長期處于古代的、沒有現代經營支撐的生產方式。我國人均土地面積少,只有農戶以企業的方式組織起來,農民是這個企業的主人,才能實現集約化生產,農業才會成為現代化產業。

  新農村建設應重視農業多功能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現在國家提出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是不是正是因為考慮到了現在農村和農民的這一現實情況。您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意義何在?

  李里特: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業多功能(Multifuctionalityof Agriculture)問題的研究。我們在憂慮“三農”問題的同時,應當看到作為一個農業人口大國,我國的農業更是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多方面社會功能。在擁有全世界最古老、最龐大農業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場偉大的革命,它也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新農村的實質就是全面發揮好農業多功能的社會作用。

  中國經濟時報:如何理解您所說的“農業多功能”?

  李里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決不是建設新的村舍,像過去理解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也不是新修馬路,環境綠化,搞出各村的“標志建筑”、“示范工程”。它應該是徹底實現農村現代化的系統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其實質在于徹底解放農村生產力,全面發揮農業的多功能使命。

  我們長期以來,把農村僅看成是城市的“米袋子”、“菜籃子”。一旦米多了,菜足了,對農村就關注不夠,甚至看成負擔。

  實際上農業、農村的功能絕不只是“米袋子”、“菜籃子”,按照學者們的研究,農業的多功能包括:提供國民的食物和其它工業原料保障;維持社會穩定;為城市和工業提供大量勞力;凈化空氣、改善生態、涵養水資源、調節洪水、實現生態良性循環;保持自然景觀,提供觀光休閑場地;保持

傳統文化;提供產業和工業品消費市場等。特別是維持社會穩定、改善生態和保持傳統文化這些功能,它是我們實現和保證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關鍵。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