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人面對面:統計局發言人鄭京平評說數據中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7日 07:40 中國新聞網 | |||||||||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六日電 題:鄭京平評說數據中國 中新社記者 王永志 大到中國宏觀經濟調控、貨幣政策,小到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通過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人們可以或清晰或大略地看到中國經濟運行的軌跡。因此
對于經濟數據的統計和發布,國家統計局堪稱“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統計不是萬能的,沒有統計是萬萬不能的。” 說沒有統計萬萬不能,是由于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經濟和社會等各種關系變得十分紛繁復雜,政府、企業和公民為了做出正確的決策,需要對這種紛繁復雜的關系和基本情況有所了解,而沒有基本的統計信息是很難做到的。鄭京平說,中國統計已初步建立起與國際慣例相一致、具有中國自身特色的政府統計體系,在依法統計、統計的時效性、信息化水平、統計的方法、統計的理念等諸多方面,均處于世界前列。 鄭指出,中國的政府統計既為政府實行科學決策和管理提供重要基礎,為廣大公民了解和研究國情國力、行使民主權利和消費擇業提供基礎信息,為投資者和經營者提供基本的市場信號,也為國際社會更好地了解中國提供一個平臺和窗口。 二零零二年就擔任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的鄭京平,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所和挪威國家統計局當過訪問學者,還參加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日本東京和奧地利維也納舉辦的高級研討班,在宏觀經濟分析和統計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頗豐。他說,作為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要用數據說話,向受眾解讀中國經濟運行的數據。要想方設法地把呆板枯燥的數據變得鮮活生動,向世界說明中國,讓世界了解中國。 伴隨中國不斷完善統計管理體制、統計方法制度、統計法制和手段,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及時性和權威性,有了長足的進步,主要國際組織對中國政府的統計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中國統計數據是基本準確的,可以反映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和趨勢。對此,鄭京平深有感觸地說:“盡管中國統計的挑戰還很多,但我們正盡量逼進真實,客觀反映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他介紹,這次“十一五”規劃綱要,用的是以全國經濟普查為基礎的新數據,這對于制定科學的規劃大有裨益。 不過,鄭京平認為,不宜把統計作為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它不是萬能的”。 談到大家關注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話題,鄭京平說,中國政府倡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顯示中國力求可持續發展的良苦用心。但是,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仍是一個充滿探索、實驗的研究領域,尚有許多問題和困難亟待解決。 鄭京平舉例說,綠色GDP核算,其中有扣除資源損耗和扣除創造GDP而造成的環境破壞的修復費用等內容,特別是修復費用,由于沒有市場價格作為依據,或者說很難找到合適的市場價格作為依據來核算,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其結果很可能會影響核算的客觀性。 因此,鄭京平強調,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核心任務是把基礎指標和數據統計好,加工好,給廣大用戶提供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基礎信息。 他披露,二月二十八日國家統計局將如期發布二零零五年統計公報。鄭希望,這些經濟數據對于即將召開的“兩會”代表委員和各界人士,了解最新的中國國情和經濟發展狀況,能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