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報道,在被上級機關授予“文明城鎮”“小康建設明星鎮”稱號的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賭博活動十分猖獗,幾個用于賭博的大棚直接面向大街,賭點竟然安裝著音響,勸人下注的聲音分外響亮。完全公開的賭博活動,吸引了眾多農民參與。直到記者明察暗訪后,才暫時“人去棚空”。
這件事反映了一個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包括經濟發展,還應提高農民
素質,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講文明、守法制的新型農民。
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已成為建設新農村的主要障礙。有關資料表明,全國4.97億農村勞動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學及以下的占40%。全國92%的文盲、半文盲在農村。與此同時,絕大多數農民沒有受過職業技術和技能培訓。有的地方農民把賭博當娛樂,賭資巨大。在北方有的農村,“3個月種田,3個月過年,3個月耍錢,3個月游閑”。有的地方農村道德失范,誠信缺失,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嚴重。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急需培養造就千千萬萬高素質的新型農民。這是新農村建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也是最為迫切的要求。
培育新型農民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農民素質提高了,才能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不斷提高經營現代農業的水平,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
培育新型農民是促進農村“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基礎。只有不斷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增強農民的發展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才能使村村謀發展、戶戶思創業,進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和社會風尚;反之,如果無所作為,放任那些不健康、落后甚至違法的行為蔓延,就會造成農村的畸形繁榮,不利于農村的和諧與穩定。
培育和造就新型農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了依托產業發展,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職業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發展農村基礎教育,還應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教育,開展爭創文明村鎮、文明戶等多種多樣的活動,促進農村形成團結互助、扶貧濟困、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良好風尚。完善鄉村文化設施,扶持發展各種文化團體,充實、豐富和活躍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著力剎住迷信風、浪費風、賭博風,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讓廣大農民學法懂法,守法護法。
培育新型農民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組織形成合力,扎扎實實、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