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標準普爾:中國8年共花3.5萬億重組金融機構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3日 01:51 東方早報

  早報記者 艾勇 張明揚

  國際著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昨日在京發布報告認為,從1998年至今,中國總共花費了約3.57萬億元重組金融機構。目前,中國銀行業的兩極分化程度正在加深,銀行間開展并購的時機已經成熟。

  這份名為《中國50大商業銀行》的研究報告主筆、標普金融評級分析董事曾怡景昨日表示,財務狀況較弱、缺乏業務特色以及不具有明顯優勢與較大對手競爭的小型銀行,將有可能被對手吞并。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會鼓勵較小或較弱的銀行整合,以增強其存活機會。

  曾怡景特別指出,主要城市的城市商業銀行將會繼續吸引外資的目光,這些銀行不一定在財務上表現良好,但其網絡和客戶基礎對于急于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金融機構頗具吸引力。

  昨日發布的報告對國內34家主要銀行進行了具體分析。報告提供的排名顯示,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以及交行位居前5位,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民生銀行以及光大銀行則分列6~10位。

  報告顯示,大型銀行的盈利水平表現最好,2004年加權后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43%,這主要得益于建行當年高達1.30%的優良業績。相反,表現最差的是非上市股份制銀行,2004年加權后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26%。標普認為,上述表現主要受累于光大銀行當年的巨額虧損。2004年,該行劃撥大量貸款損失

準備金及核銷壞賬,凈虧損高達46億元。

  資產質量方面,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34家銀行2004年年底的

不良資產凈值約是其股東權益的2.03倍。而經過去年工行大規模不良貸款的處置,上述數據目前已經接近至1倍。

  曾怡景指出,關注類貸款規模的持續擴大值得關注。2004年底已經改革的大型銀行關注類貸款占比達到13.3%,已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則占8.1%。他認為,在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出現大量關注類貸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企業財務實力開始變得良莠不齊。曾怡景提醒不良貸款反彈,指出2005年上半年不良貸款余額增長甚至在加速。“如果沒有過去2年國有商業銀行大規模的財務重組,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實際上正在上升。”

  標準普爾估計,從1998年到現在,中國政府總共花費了大約3.57萬億元用于重組或關閉境況不佳的金融機構,這相當于中國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2.3%。盡管政府的救助使得中國銀行業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標準普爾也提醒政府清晰界定角色定位,否則可能引發道德風險。

  過去標準普爾一直把中國銀行業視為全球風險最高的銀行體系,但隨著中國金融改革的推進,這一觀點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標準普爾亞洲區金融服務評級董事兼分析主管周彬昨日向上海東方早報記者表示,中國是標普對亞太地區銀行體系唯一有著“正面”展望的地區,而對其他地區的展望都是“穩定”。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5,3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