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矛盾愈演愈烈價格是焦點 電企面臨較大壓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0日 09:39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喬國棟 在2月18日中電聯主辦的“2006年經濟形勢與企業改革分析預測會”上,中電聯秘書長王永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煤電矛盾愈演愈烈,雖然2005年電煤供應大部分時段保持供大于耗,年末庫存量也創下了近幾年電煤庫存的歷史新高,但電煤價格矛盾依然突出,發電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大的壓力。
據統計,自去年5月1日國家啟動并實施煤電價格聯動方案以來,發電企業經營效益下滑、虧損的情況有明顯好轉,利潤自去年7月份開始連續實現同比正增長。2005年規模以上電力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38億元,同比增長21.41%,而去年1-4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5.87%。但受到電煤價格上漲和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下降的不利影響,火力發電企業利潤增長緩慢,2005年全年僅增長2%。 據中電聯的測算,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電煤車板價比2004年6月—11月增長40.23元/噸,煤電聯動僅消納25.2元/噸。另再加上鐵路運費調高2.9元,煤質下降影響價格上漲8.3元,僅三項因素就使煤電聯動綜合缺口達26.23元/噸。中電聯統計部主任侯勇表示,這個數據和目前煤炭部門的測算基本吻合。 若電煤價格完全放開,會導致發電成本大幅提高,在電價還沒有市場化的的情況下,發電企業全面虧損的局面很有可能出現。王永干強調,這種說法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據預計,2006年電煤消耗量將達到10.2億噸。根據國家發改委預測,2006年全國煤炭需求將達到21.7億噸,出口8000萬噸,總計需求22.5億噸,煤炭核定生產能力為22.6億噸,煤炭供需總量基本平衡且略有富裕。 但從2006年“全國重點煤炭產運需銜接會”訂貨情況看,煤電運形勢不容樂觀,由于電力企業與煤炭企業在電煤價格上存在著分歧,年度電煤供需合同基本未能落實,簽訂合同量占占總量的6%,而不是煤炭部門所講的簽訂合同量為90%,至今,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落實的合同量還不到20%,剩余絕大部分電煤合同仍需要政府、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及其它相關部門經過極大的努力才能完成。 目前,電煤運輸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新投產機組的供煤將受其制約,特別是華中、華北、東北等地區的電煤供應不穩定因素較多。但是電煤質量和電煤運輸將仍然是影響電力供應的主要不確定因素,煤質下降影響機組出力下降甚至停機。 講到這里,王永干很激動,煤炭企業保證去年的價格不變是最好的選擇,煤電企業要相互理解,煤炭行業市場化了,但是電力企業至今還未完全市場化,所以不能在價格上大起大落。煤炭企業要調整心態,不能一味認為市場化就是要漲價,這實際上是不規范,無序競爭,煤炭企業每一次調整價格都是遠遠超過了國家的指導價格,而且,從煤炭出礦到電廠,每個環節都缺乏監管,熱值大大下降,2005年直供電網綜合燃料發熱值同比降低127大卡/公斤,相當于發電企業因此增支電煤價格7.6元/噸左右。甚至出現了表面是一層煤、下面全是煤矸石的惡行,這樣得益的是煤販子,坑的是電力企業,也坑的是國家。 部分電力企業不景氣的原因還由于西氣、東氣及LNG供應量不足,無法滿足燃氣電廠發電用氣需求,華東地區有400萬千瓦的燃氣機組不能投入生產運行,無法參與當地電力電量平衡,加劇了該地區的電力緊張局勢,王永干分析說,另外,南方等地區也存在燃氣電廠投產即停產的情況,發電公司資產保值增值面臨很大困難,增加了市場風險;而且,受國際市場燃油價格高位運行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國內燃油電廠生產成本高于上網電價,生產運行異常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