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專家解讀美中貿易政策評估報告 稱中國不必多慮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7日 07:56 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這次的美中貿易政策評估報告中很多提法只是過去幾年來美國對美中貿易做法的延續,不會引發激烈的舉措,中國不必為此多慮!贬槍γ绹Q易代表波特曼于美國時間14日在華盛頓公布的美中貿易政策評估報告中就調整和加強美國對華貿易提出的建議,一些中美貿易專家16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做出上述表示。

  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分析道,這份報告主要提出了三項對華貿易核心原則,即推動
日益開放、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體系;為美國人民贏得該體系的經濟利益;追求更平等、更持久、具有平衡的機會、能夠為美國創造對稱的出口部門就業機會的貿易關系。報告中提到美國即將針對美中貿易采取一些行動,包括強化美國貿易代表署執法能力,以便更好地確保中國履行貿易義務;強化美國貿易代表署獲得中國貿易體制和實踐的信息的能力;強化對華貿易談判能力;就對華貿易增強與其他貿易伙伴的協調等。

  “這是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美國就其對華貿易政策發表的第一份全面評估報告!鼻榜v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何偉文說,美國提出的這份報告醞釀已久,其背景主要是近年來持續擴大的中美貿易不平衡態勢、雙方在

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談判以及國會對
中國經濟
高速增長和美對中國貿易逆差的擔憂。美方認為,中美經貿關系在2006年進入第四階段,應當成為一個要求中國更加負責任的階段。而美方所謂的“中國應當更加負責任”的事項主要圍繞進一步開放市場和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進一步加強力度。

  “雖然美方提出一些新提法和新措施,但中國對此不必過分多慮!泵沸掠f,首先,這份報告對中美經貿關系總體評價是好的,認為其有利于美國利益,報告中的論斷——“這些發展有助于擴大和深化美中兩國各個層次的關系”、“美國也從這一貿易關系中受益”、“2001年以來,美國對華出口增長5倍于對世界其余地方出口的增長,中國從美國第9大出口市場躍居第4大出口市場”等,都表明這一點,而貿易摩擦則是第二位的。其次,波特曼明確表示,不要把這份報告與貿易赤字直接聯系起來,貿易赤字是宏觀經濟的問題,不只是貿易政策的問題!斑@樣一來,對他們而言,可以避免國會給他們的執行部門強加實際上無法完成的任務;對中國而言,則是減輕了壓力。”第三,報告要求采取的具體行動有不少目的是擴大提出報告的部門在美國的政治影響力,當事者未必真的認可他們紙面上對中國的一些指責。此外,這份報告對中國的許多指責是無理的。比如對中國市場開放的指責和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指責,其實,在這些問題上最活躍的美國企業往往也是在美國國內受到壟斷、濫用知識產權指控乃至訴訟的企業。但是,他提醒說,報告中提出美國將與別國協調向中國施加壓力,這一點值得注意。

  “更況且,報告提出的很多一些措施只是美國一直以來做法的延續,或者根本就是缺乏根據的!焙蝹ノ闹赋觯鐖蟾嬷赋雒绹鴮⒃雠蓪iT的人員來中國調查中國履行世貿承諾的情況,而中國對WTO承諾的履行情況并不用美國監督,WTO在2005年的報告中對中國履行世貿承諾做出了肯定!按送猓瑘蟾姹硎久绹鴮⑺鸭袊w制改革、補貼、技術標準、農業檢測透明度方面的情況,這種‘品頭論足’的行為一直都存在,美方所言的中美貿易新階段沒有新意,只是對過去的延續而已!彼瑫r表示,報告中提到最多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加強對話”,美國對中國不會因此而有過于激烈的行動。

  對于報告提到的中美貿易不平衡和中國對美國巨大貿易順差問題,何偉文認為,一方面,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增長的同時,對全球貿易逆差也在同步增長,按照美方統計的數據,2005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約2000億美元,美國對全球貿易逆差約7000億美元,這兩個數字比1997年均大概翻了兩番,對中國逆差占對全球逆差的比率大致沒變。這說明美國對別國貿易逆差增長的現象主要是由其本國產業結構造成的。

  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絕大部分是美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及其在中國的加工貿易造成的。按照中方統計,2005年美國對中國逆差為1000億美元左右,上述企業在中國的加工貿易造成了其中900億美元左右的逆差,而正是這些加工貿易,在2004年給美國企業帶來了約600億美元的利潤。

  他表示,中國不必過于多慮美方提出的評估報告,2006年中美貿易將基本延續2005年的格局,進出口都將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