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經濟發展·社會和諧·體制保障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6日 08:59 中國經濟時報

  ■王夢奎

 。ㄒ唬┐龠M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以及為此而進行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是“十一五”乃至整個現代化建設時期社會經濟政策的主調。這是關系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重大問題,需要進行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剛剛過去五年。從總體上把握,“十一五”時期的任務,仍然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前我國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這樣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要繼續做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篇文章。

  實現平穩較快和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根本問題。未來5-15年經濟發展有許多有利條件,也有不少不利條件、制約因素和困難。這往往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例如:

  ——現在物質技術基礎比過去雄厚得多,但經濟規模越來越大,

能源和其他重要資源需求急劇增長,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也比過去大得多,經濟增長的成本會持續上升。

  ——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是優勢,但就業壓力大是困難,勞動力素質不適應技術進步要求也是困難。

  ——工業化和城市化加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不論是在經濟還是社會發展中,都面臨著許多兩難的政策選擇。

  ——20多年來經驗的積累和國力的增強有利于推進改革,但新階段改革更具綜合性,而且往往會觸動更復雜的利益關系,難度隨之增加。

  ——社會政治穩定為發展和改革提供了好的環境,但經濟體制、經濟增長方式和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轉變也伴生有復雜的社會矛盾。

  ——外部環境總體上比較有利,但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也在增加,加之我國資源短缺與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國際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現在是戰略機遇和矛盾凸顯并存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要采取穩健的宏觀政策,避免大起大落,防止快速增長過程被中斷的風險。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防止局部性的問題演變為全局性的問題。

  (二)當前經濟的主要困難,不在于增長速度上不去,而在于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經濟工作的著重點,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我國將長期面臨經濟增長同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尖銳矛盾。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出多年,在20世紀最后20年,以能源消耗翻一番保證了經濟總量翻兩番,成績是顯著的,F在所以要特別強調轉變增長方式,一是因為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遠未完成,資源和環境的約束日益強烈,粗放的增長方式不能保證持續發展;二是我國和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不做更大努力難以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十一五”時期,要以節能降耗、減少污染排放為重點,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要求年均節能率達到4.4%,有難度,但是能做到。即使達到這樣的要求,資源形勢依然是嚴峻的。

  不論是傳統工業的改造還是二元經濟向現代經濟的轉變,都是以技術進步為基礎的。近代世界經濟史表明,由于技術進步,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時間愈往后(從英國、美國、德國、法國到日本),能源密集度(單位GDP能耗)的峰值愈低;到達峰值后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下降。我國要利用后發優勢,通過技術跨越緩解資源約束,以較少的資源消耗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必須強調自主創新,逐步改變長期依靠勞動力低成本參與國際競爭的局面,增強持續發展能力。這是發展的方向。但是,我國經濟技術發展不平衡,現在傳統產業還占絕大比重,必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并重,處理好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關系,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

  資源浪費和增長方式轉變困難,有深刻的體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要靠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來解決,這包括投資體制、價格形成機制和財稅政策。

  (三)中國現代化的最困難之點,是在全國農村逐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的目標。

  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的困難,歸根到底,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農業不容易形成規模經營,雖然土地產出率不斷提高,但農民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非常困難,而大量過剩的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需要經歷比較長的過程;另一方面,由于非農產業總體規模還不夠大,而且效益不高,能提供的積累不多,國家又百業待興,支持農業的力量終究有限。即使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展順利,農村人口2010年仍有7億左右,2020年仍有5億左右,始終不能放松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

  中央和地方都在加大對農村發展的支持力度。國家繼免除農業稅之后又把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農村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重在制度建設,這兩年政府投入增加比較快,但短時期內保障標準不可能太高,范圍也不可能太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使農民在土地轉讓收益中得到更大份額。據

國土資源部課題組估計,地方政府在土地轉讓中獲得60%以上的收益。東部一個省調查,全省農地轉用增值分配,政府得60%-70%,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得25%-30%,農民只得5%-10%。提高農民收益份額會增加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成本,但會促使增長方式轉變,而且會緩和因為農民失去土地而就業又沒有著落所產生的社會矛盾。

  推進新農村建設,首先是注重農村的發展和改革。要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文化建設的步伐。農村改革要注重發展新型合作組織,提高農民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組織化程度。政府要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發揮先導作用,但對農村建設不可能大包大攬,還是要靠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全國農村發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發展好一些,有的地方還很落后。2004年統計,全國年純收入不到668元的絕對貧困人口2610萬人,年純收入669元-924元的低收入人口4977萬人,合計7587萬人。新農村建設是個長期艱苦奮斗的過程,必須在符合農民意愿的條件下穩步推進,不能超越農村經濟發展和國家財力制定過高的目標,不能勞民傷財,搞形式主義。

 。ㄋ模┏鞘谢乾F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這種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變遷,是漸進的過程。

  目前我國城市化率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近幾年發展速度并不慢,長時期形成的城市化滯后的狀況,不能要求在短時間完全改變。把握城市化的適當進度是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目前一些地方社會矛盾突出,和城市化的盲目無序擴張有關。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城市化率不能相互攀比,也不能作為考核指標。

  要把城市化和解決“三農”問題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改變二元經濟結構的推動力,讓農民更多地享受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實惠。這是工業化和城市化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條根本出路。最重要的,是為農民轉入非農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和生存條件。戶籍制度要改革,對農民工的歧視性規定要廢除,但如果大量農民擁入城市而又沒有就業機會,農村貧困就會轉化為城市貧困,問題更大。何況,目前多數農民工的收入還不足以在城市養家糊口。和發達國家比較穩定的社會結構不同,我國社會結構正處在大變動之中,農民工流動現象有其合理性,將會在相當長時期存在,認識和政策切忌簡單化。

  城市建設關乎國家未來面貌,需要認真規劃,F在不少城市缺乏特色,空間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健全;不少城市不注重培育發展優勢而競相發展一個或幾個相同產業;不少城市污染嚴重,交通堵塞,能源和水資源短缺;不少城市不注重保護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解決這些問題,對于提高城市化的質量,對于建設立足當前而又能面向未來的大、中、小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ㄎ澹┑貐^發展不平衡是大國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也是中國的基本國情,F在地區發展差距擴大是不爭的事實,正確處理這個問題是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和諧的關鍵之一。國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戰略布局已經形成,有些方面的政策還需要具體化。

  分析地區差距,局限于東、中、西部省、自治區之間人均GDP的比較是不夠的。因為,第一,除此之外,還要關注省、自治區內部不同市、縣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甚至大于省、自治區之間的差距。這說明地區差距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也說明省、自治區甚至市、縣同樣面臨著地區差距的問題。第二,決定不同地區實際生活水平差距的,不僅是人均GDP,還要考慮到物價水平的差異,以及國家在發展社會事業方面的投入和其他方面轉移支付的影響。第三,按現行統計方法,地區人均GDP沒有剔除大量人口流動因素的影響,就是說,實際地區差距比統計數據所反映的要小一些。地區差距是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平衡的反映,在相當大程度上是城鄉差距的問題。上述第二、三兩點,大體上也適用觀察城鄉差距。

  影響地區差距變動趨勢的,是起相反作用的兩種因素,即有利于縮小差距的因素和導致差距擴大的因素并存。綜合判斷,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地區人均GDP差距難以縮小,只能努力緩解差距擴大的強度。統計資料表明:2000年以來,東、中、西部差距擴大的速度有所減緩。原因是:經濟落后地區國家投入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國家對“三農”支持力度加大有利于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拉動作用減弱的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區。由于受多種復雜因素影響,現在還很難說地區差距擴大的速度已形成持續下降的態勢,但至少可以說明,政府在減緩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方面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為了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第一,要推動全國統一市場建設,在發揮地區優勢的基礎上形成區際分工合作體系,實現良性互動;第二,要發揮先發展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改善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促進勞動力流動和產業轉移;第三,要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支持落后地區社會事業發展,縮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

 。笆晃濉睍r期外部環境的一個重要變化,是我國加入WTO過渡期結束。在擴大開放的環境中謀發展,要解決外部資源穩定供給的問題,擴大海外市場的問題,完善涉外經濟體制和創造良好外部環境的問題。這些都是關系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大問題。

  世界經濟大國的發展歷史,除原蘇聯的特殊歷史條件外,沒有哪一個國家是僅靠國內市場實現工業化的。當其工業化巔峰時期,在全球制成品貿易的市場份額都占很大比重,英國和美國在20%以上,日本在10%以上。對外貿易增長速度超過經濟增長速度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征,我國對外貿易增長在比較長的時期內會高于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的可能性,包括吸引境外投資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這是中國現代化難得的歷史機遇。

  工作的著重點是提高質量。從統計數字看,在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占50%,高新技術產品占28%,但許多是勞動密集型的組裝加工,附加值不高,而且多數產品的品牌、關鍵技術和銷售渠道掌握在跨國公司手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機電出口企業擁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占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不到5%。我國出口服裝85%左右是貼牌,自主品牌不到10%。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廣義地說,包括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以及提高招商引資的綜合效益,改變不計土地、環境成本和過分依賴優惠政策的做法。只有實現從偏重量的擴張到注重質的提高轉變,從單純技術引進到注重消化吸收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轉變,從依賴優惠政策到注重市場公平競爭轉變,才能真正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來自外部的風險隨經濟國際化程度加深而增加,而且往往帶有突發性,包括國際金融風險,以及在國外資產安全、資源和國際運輸保障等方面的風險。健全風險防范機制是保證經濟持續增長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條件。

 。ㄆ撸┨岢鰳嫿ㄉ鐣髁x

和諧社會,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執政理念和戰略部署的完善和發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經濟作為解決社會問題和實現現代化的基礎,這一點必須堅持,但這決不意味著可以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不重視社會發展。不發展經濟不可能實現現代化,不重視社會發展同樣不可能實現現代化。解決社會問題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必要條件,而且更直接地體現發展經濟的目的性。作為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發展”,不單是經濟發展,也包括社會發展,也就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

  改革開放以來,城鄉人民生活顯著改善,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教育快速發展,人均壽命延長,中國社會的進步是全世界公認的,F在所以突出地提出社會和諧的問題,是因為,在當今社會經濟根本性轉折的關鍵時期,矛盾錯綜復雜。政策把握得當,就能實現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順利推進工業化和現代化;如果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脫節,社會矛盾加劇,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出現動蕩和倒退。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體現了注重從體制上和政策上,用更大力量解決社會問題的指導思想。基本精神是協調社會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共同奮斗。

  (八)現階段的社會矛盾和問題,有長期歷史積累的,也有新的條件下產生的。其原因,不僅有經濟體制和政策方面的,也有社會政治方面的,有些甚至和思想文化傳統有關,往往帶有濃重的中國色彩。因此,解決社會問題必須從現階段中國國情出發,從解決廣大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入手。

  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合理調節收入分配,普及義務教育,健全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減少貧困和救助弱勢群體,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都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各方面改革和發展的舉措,都要有利于這些問題的解決而不能加劇矛盾。

  讓全體人民都能享受到發展和改革的成果,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礎。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力度,在這方面還有不小的政策空間。需要注意的是,社會福利具有很強的剛性,我國人口多,即使增加少量的按人均支出的社會福利,支出總量也是巨大的,必須考量現階段經濟力量能否支持,能否持續。只能提出和解決經過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答應了的不能失信于民,實在做不到的不能輕易許諾。西方的社會保障制度對緩和社會矛盾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過高的標準使一些國家為“福利陷阱”所困而難以自拔。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更要量力而行。

  (九)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是發展進程不平衡的表現。

  在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由于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人由“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傳統的社會管理體制和方法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結構的變化。農村社會管理也有不少體制和組織方面的空白。改革的目標,是實現社會有序變動,既增強社會活力又維護社會安定。要從體制和政策上疏通渠道,以利于不同社會階層之間“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使處于社會下層的人經過努力能夠改善處境甚至進入上一個階層,使因競爭而失去既得利益的人得到安撫而不致鋌而走險。

  社會管理體制演變的一個重要趨勢,是介乎政府與市場之間的民間組織,包括城鄉自治組織、行業組織、社會中介組織以及公益慈善和基層服務性組織的迅速發展。發揮這些社會組織在提供服務、協調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訴求方面的積極作用,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組成部分,但要注意防范非良性組織趁機萌發及其破壞作用。

  在進行常規性制度建設的同時,需要建立風險防范和危機處理機制,應對天災、傳染病、恐怖活動以及社會騷亂等突發事件。這對所有國家都是大事,對于我們這樣處于社會大變動時期的國家更具有重要意義。

 。ㄊ┮獜娀髽I的社會責任。

  企業是現代社會結構的重要環節,不僅要追求利潤,對投資者負責,而且要對企業雇員負責,依法保護雇員權益,包括勞動條件、安全生產、工資福利和基本人權等。妥善處理勞資關系,對于實現社會和諧有重要意義。在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和市場經濟體制下,各種所有制企業都需要實現“勞資兩利”。國家要完善勞動立法,實行勞資兩利政策,建立“勞—資—政”三方協調機制,支持工會在維護工人權益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企業改革要建立對各個階層都既有激勵又有約束的企業治理結構。

  企業還要對社會負責,包括誠信經營、依法納稅和交納各項基金,以及保護環境和維護消費者的權益等。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會提高,但良好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近年來,由西方國家非政府組織所發起的企業社會責任運動,逐漸成為國際潮流,已經影響到我國沿海地區的部分企業,看來有繼續擴大之勢。從積極方面說,保護勞動者權益,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助于實現社會和諧。問題是,繁瑣的審查認定會增加企業的負擔,過高的標準會成為其他國家對我國出口商品采取保護主義措施的口實,敵對勢力可能利用企業社會責任中的有關說法干涉我國內政,不能不有所警惕。

  (十一)實現社會和諧不光是對領導的要求,也是公民的社會責任。

  要進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教育,引導各階層群眾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增強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同時要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培養社會公德和法制精神;加強基層建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在劇烈的社會經濟變革中,不同社會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是難以避免的,社會各階層都要按照法律和政策,以理性的方式表達訴求,維護安定團結。

 。ㄊ20多年來中國經濟的成就得益于改革開放。

  “十一五”時期,要以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企業改革、財稅金融改革為重點,為實現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提供體制保障。不同時期改革的重點有不同,促進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宗旨應該一以貫之,F在發展模式和管理體制還在形成過程中,具有某種過渡形態或者說不確定的性質,正是樹立規矩的關鍵時期,制度建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正確的選擇將為現代化的順利進行提供體制保障,如果走上某種不適當的發展軌道,就會發生所謂“路徑依賴”,改弦更張代價很大。

  20多年來的經驗證明,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正確的選擇。深化改革和解決社會問題,要在這個大方向下進行。

  例如,社會政策必須注重社會公平,但我們所追求的,只能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公平。公平和正義一樣,是歷史的和具體的,而不是超歷史的和抽象的。把市場經濟在提高效率方面的優越性和社會主義追求社會公平的本質屬性有機結合起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又如,必須正視收入差距擴大的事實,積極解決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同時又要清醒地看到,收入差距擴大甚至社會分化是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問題在于合理的限度。政策選擇是保護合法收入,杜絕灰色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幫助低收入階層。這些方面的工作做得好,是能夠被社會廣泛理解和接受的。

 。ㄊ┱c市場的關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根本問題。

  強調轉變政府職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是正確的,這方面的改革要繼續進行。過去的不足之處,是偏重于強調“放開”和“退出”的方面,而對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職能應該加強的方面,例如在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醫療以及社會保障方面應該承擔的更大責任,沒有足夠重視。這是群眾不滿意的地方,也是目前社會矛盾比較突出的重要原因。要把加強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作為下一步改革的著重點。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財政收入在迅速增長,工作做得好,許多問題是可以得到更好解決的。

  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社會問題,不能不受到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深刻影響,很多要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方法施行,有的甚至要直接進入市場。但社會事業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必須注重社會公平,不能簡單地采用“產業化”和“市場化”的做法。要認真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社會保障以及其他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的問題。市場競爭不可能自發地產生社會公平,這是政府應該擔負的責任,現在的問題有許多正是由于政府職責的“缺位”造成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補救市場經濟缺陷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我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該做得更好。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原載《求是》雜志2006年第4期)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