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志民:中國民族企業能夠承擔民族復興重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0日 00:00 中華工商時報 | |||||||||
在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國人的自信心卻表現出矛盾的兩個方面,一方面,人們幾乎會不假思索地認為明天一定會比今天好,仿佛中國已經注射了免除感染經濟衰退的疫苗,好像經濟發展是天經地義的;另一方面,大凡唱衰中國經濟的言論,都能夠引起人們的精神騷動,仿佛人們在潛意識里都認為中國的經濟總有一天會陷入困境的,在國人的心靈深處似乎被一種揮之不去的危機感深深籠罩。
日前,日本某刊物刊登一篇文章,認為中國的民族企業難以擔當起振興國家的重任,因為中國的民族企業普遍沒有獨自開發出來的技術和產品,中國企業的成長依靠的是使用外國公司的技術。日文認為中國的企業之所以沒有開發出來創新性的技術和產品,是由中國產能過剩、競爭過于激烈的經濟環境造成的。激烈的競爭使中國企業利潤微薄,沒有多余的資金進行研發。雖然中國企業(聯想)購買了IBM的電腦部門、(TCL)法國阿爾卡特的手機部門、湯姆森公司的電視機部門和(南京汽車公司)英國的羅弗公司,但這些公司或部門無法為它們的新主人提供發展的動力,因為它們都是因為不贏利才被出售的。技術和品牌只有是自己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才能夠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至少在家電領域,中國企業會因為不掌握核心的技術發生連鎖性破產。而中國政府的市場開放政策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政策會使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優勢進一步加強,中國的經濟將被外資所左右。中國政府應該效仿日本政府在日本上世紀50、60年代的做法,關閉國內市場,徹底限制外資的影響力,把保護內資企業放在首位。 中國的企業普遍沒有開發出創新性的技術或產品,中國經濟的增長、技術水平的進步主要得益于技術的引進,這是事實,但我們并不應該單純因這個原因而對此感到過分慚愧,因為另一個基本的事實是我們在一個很低的起點上實行改革的政策,僅僅是一代人以前的事情,緊迫感是必要的,但因此而選擇錯誤的發展戰略并不能因為動機高尚而得到原諒。 首先,這正是后發展國家“后發優勢”的體現,我們正是利用這一優勢才能夠在很多領域用幾年的時間走完先行者需要幾十年才能夠走完的道路。引進、學習和模仿可以節省巨大的經濟資源和寶貴時間,以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趕超,在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在能夠購買、模仿的情況下,非要花費巨額的研發費用和漫長的時間,冒著無謂的失敗風險去搞“昂貴的”“二次發明”呢?不去充分利用吸收、利用先行者積累起來的巨大技術知識體系,放著捷徑不走,非要將先行者當時漫長而曲折的探索之路也重新走一遍,我們將永遠是個愚蠢的落后者。 其次,只有站在技術進步的最前沿,才有資格談創新。學習是達到技術前沿最迅捷的途徑,在落后的狀態下固執地堅持獨立“創新”,精神可嘉,頭腦糊涂,結果會與愿望相背。 第三,不要把技術引進和中國企業創新能力不足不假思索地定義為因果關系,把二者對立起來。技術的引進不會降低,只會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因為技術的引進使企業的技術水平與技術進步的前沿近了,而不是遠了,只有達到最前沿了,才可能進行創新。在與先進的技術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除了空喊口號,激發起民族主義情緒以外,又能夠做出什么實質上的創新呢?企業之所以更傾向于引進技術,就是因為這樣能夠獲得一個滿意的投資收益率,隨資本積累的增加、企業規模的增大、研發能力的提高,企業家是不會漠視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巨額利潤的。 第四,當今這個時代已經不是愛迪生那個時代了,少數的天才加上一些簡陋的設施就能夠單打獨斗地做出革命性的發明創造來,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水平,已經與發展的初期大不相同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一流人才、天文數字一般的投入、需要數目龐大的多學科科研人員的密切協作、需要一流的科研機構來組織、需要良好的鼓勵發明創造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制度環境。我國在這些方面的差距都不是短期可以彌補的。 當今時代大多數的技術創新都是由規模、實力、體制有巨大優勢的跨國公司做出來的,與之相比起來,我國的大中型企業其實只是小企業而已,在現階段要讓他們去不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家家都成立研發機構,搞研發,精神可嘉,效果堪憂,我們還要在科技創新上再來一次“家家點火、戶戶冒煙”嗎?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教訓還不夠嗎?全民搞“科研”、搞“創新”的實際效果最沒有預測能力的人也應該能夠預測得到。你全民的教育水平不提高上來、企業的規模和國家的經濟實力不達到一定的水平、鼓勵科技創新的體制不建立起來、教育體制不轉變,很難在技術創新方面有所作為。你開發出來的那些技術有多少是有市場商業價值的呢? 第五,企業是采取引進技術還是自主創新,應該由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對市場與研發活動投資收益的獨立判斷自主選擇,責怪別的投資者沒有遠大志向的人,完全可以運用自己掌握的經濟資源、利用別人的錯誤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放棄“蠅頭小利”去追求豐厚的創新回報。 第六,索尼公司、本田公司、施樂公司都依靠獨立開發的技術而由小企業成長為大企業的,我們也非常希望中國這樣的企業越多越好,但如果認為做不到這一點小企業就無法發展壯大,就過于絕對了,自己發明的技術能夠為自己帶來利潤,別人發明的利潤同樣能夠為使用它的人帶來利潤。雖然有索尼這樣的例子,但絕大多數的企業并不是遵循這樣的發展道路,不是不想遵循,而是發明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像買東西一樣,投資于研發就一定能夠成功,研發活動的風險非常大,日本本身就是一個依靠引進別國的科學和技術而發展起來的國家的典型例子。在1853年-1873年間,美、日、歐在冶金、鐵路、輪船上大量采用英國在工業革命第一階段發明的成果,迅速縮小了與英國的差距,日本在1951年-1973年期間大量采取美國在汽車工業、電力、合成纖維、通訊方面的技術,在這些領域實現了產業的轉移。日本在上世紀50年代用于購買專利、進口技術的費用年均增長31%,上世紀60年代為21%,在20年中引進了26000項技術,支付技術進口費60億美元,使其生產效率提高了30%左右,否則的話,需多花4倍的時間和34倍的經費。 第七,我們必須明白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即使我們一直保持目前這樣的增長速度,我們趕超發達國家也需要上百年或更長的時間,不要動輒與搞了上百年歷史的發達國家相比,總體上我們還是一個很落后的國家,追趕發達國家的長征才剛剛開始,要有耐心,才能走的長遠。有民族復興的決心很好,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很好,但不要因此而干擾了自己正確的決策,不要以為自己可以擺脫經濟規律的束縛。計劃經濟時代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僅有豪情壯志是不夠的,在有些時候甚至是有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