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9日電9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05年全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李春先介紹,2005年,中國海洋經濟持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發展目標得到實現: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一批海洋高新技術取得階段性成功,產業化進程逐漸加快;海洋資源勘探開發力度不斷加大,海洋油氣業和海水利用業發展迅速,對陸域能源和淡
水資源的緩解作用逐步增強;海洋支柱產業持續快速增長,對沿海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不斷提高;海洋綜合管理對海洋經濟的保障支撐能力逐漸增強,有力地保障了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李春先說,中央、國務院對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高度重視,“十六大”提出的“實施海洋開發”戰略,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的“開發和保護海洋資源,積極發展海洋經濟”的宏觀指導思想,為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在新的一年,國家海洋局將堅持科學發展觀,團結奮斗,開拓創新,朝著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的偉大目標開始新的征程。
《公報》顯示,2005年,中國海洋經濟總量再創新高,實現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發展目標。據初步核算,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16987億元,增加值7202億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4%。海洋經濟繼續保持高于同期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2005年比上年增長12.2%,高出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2.3個百分點。海洋三次產業結構為17∶31∶52。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120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3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764億元。
各主要海洋產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作為海洋支柱產業,占主要海洋產業的比重近四分之三,其中濱海旅游業位居各主要海洋產業之首。海洋交通運輸業成績喜人,2005年上海港吞吐量已超過4億噸,已躍居世界第一大港。
區域海洋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環渤海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均超過5500億元,兩者合計占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二。
《公報》回顧了“十五”期間,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始終堅持速度和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十五”期間,中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累計達57499億元,按同口徑計算,比“九五”期間翻了一番。2003年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十五”期間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累計達24992億元,按同口徑計算,比“九五”期間增長一倍,2005年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達到 7202億元 ,相當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4%,比“十五”期初高出0.6個百分點。
《公報》指出,盡管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中國海洋經濟發展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海洋開發不足與開發過度矛盾突出、海洋環境污染與生態系統受損趨勢尚未得到控制、對海洋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還比較薄弱等。但從總體上來說,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仍處于主導地位,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景仍然十分廣闊。
《公報》還對2006年中國海洋經濟作了展望。《公報》認為,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平穩發展,海洋經濟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預計2006年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將突破20000億元,在海洋經濟發展的帶動下,年末涉海就業人員總量預計將接近3000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