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謹防揠苗助長式的財政收入增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4日 11:28 新華網 | |||||||||
新華網南京2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包永輝 最近,江蘇省部分政協委員對一些基層政府相互間財政收入“比著報”的現象提出了批評:每到年底,個別地方政府就忙著打聽“競爭對手”財政收入報多少,然后視情況修改自己的數字。據了解,有的地方財政收入連續5年過快增長,已有“傷老百姓收入之筋,動可持續發展之骨”之虞。
財政收入的增長本是經濟發展的客觀反映,不受人為的干擾,更不能揠苗助長或者注水造假。然而,財政收入由于體現的是“真金白銀”,在干部的諸多考核指標中,“最有話語權”,因而也就演化成了政績好壞、實力高低的一個主要標桿。往往只要財政收入指標上去了便可“一白遮百丑”。于是,財政收入成為一些地方政府“血拼”座次的主戰場。 科學發展離不開正確處理國家、集體、企業、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如果財政收入增長過快,而百姓收入相對較慢,實際上有政府與民爭利之嫌,長此以往,就會“傷老百姓收入之筋”。以人為本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富民優先”,決不能財政收入上去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了。財政收入的增長,是建立在經濟發展基礎之上的。如果財政收入的增長像一匹脫韁的野馬,遠離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必然是竭澤而漁,難以持久。在這方面,我們已有太多的教訓。 有些地方政府拼命增加財政收入,固然與現實的迫切需要有關,如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進行城市建設、保證干部教師工資發放等,但更與某些干部的私心雜念有關。有些干部想問題、做事情,首先從個人的小算盤出發,容易彰顯政績的事大干快上,根本不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為實現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一些地方使出了渾身解數,有的基層政府采取了“倒算賬”的辦法向稅務部門壓任務。記者在基層采訪時也發現,有些村莊竟然出現了舉債交稅的咄咄怪事。除此以外,想方設法拉稅、引稅甚至騙稅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以這種辦法換來的財政增長,顯然是揠苗助長,任其發展下去,經濟“傷筋動骨”在所難免。 地方政府追求財政收入過快增長,與現行的干部考核機制密切相關。有些地方對下級的考核往往是一手高指標,一手烏紗帽,而下級為迎合上級,有些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治理財政“浮夸癥”,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才是治本之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