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勤勞樸實 止于至善 永續經營 奉獻社會
企業文化的形成,可以說是經由經營理念長期孕育而成。而臺塑企業的經營理念,歸納起來,就是以“勤勞樸實”的態度追求一切事物的合理化,并且以“止于至善”做為最終的努力目標。由于客觀環境變動不拘,事實上任何事物是永遠達不到“至善”之境,但是經由全體永無休止的追求,乃構成推動企業不斷提升經營績效及競爭條件的原動力,企業乃得
以不斷發展,達到“永續經營”之目的,同時基于“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之宗旨,持續“奉獻社會”。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馬萬祺:風雨兼程創業路 矢志不渝愛國心
作為一名華人工商知名人士,馬萬祺也許在世界大富豪上排不上名次,但是,他的愛國之心和赤子情懷令人深感欽佩。
數十年來,不管世事如何變幻,他的愛國之情始終未曾減過一分,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和統一大業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莊世平:僑領、革命家、愛國者、金融家
他是德高望重的僑領:一心為公,一生奉獻,一呼百應;
他是不折不扣的革命家:無私無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他是赤膽忠心的愛國者:民族家國,赤子情深,操勞不停。
他與香港有不解之緣,他在香港上空掛起了金融業內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他第一批獲授香港特別行政區最高榮譽獎章——大紫荊勛章,他第一個向中央提議在古都西安建立“香港回歸紀念碑”……
他是金融界的前輩和大家,他用1萬美元起步,在香港創辦了香港的第一家中資銀行,在內地創辦了內地的第一家外資銀行,并發行了中資銀行系統的第一張信用卡……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蔡宏圖:簡單的目標 不凡的執行
他學法律出身,擁有法律博士學位和美國律師執照,卻成為了金融界的顛峰人物。他是臺灣首富之子,擁有享之不盡的財富,卻日夜兼程、腳踏實地、從不停歇。
他信佛,平靜而虔誠;他低調,深居而簡出;工作時,員工們感到的是他的全力投入,工作外,他是員工們瘋狂崇拜的偶像。
從不到38歲就執掌帥印到現在,他已領航國泰這艘臺灣最大金融企業航母整整15個年頭,15年來,國泰不但穩坐臺灣金融業龍頭地位,還加速駛出臺灣,向華人地區最佳金融機構的目標穩健的靠攏。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黃祖耀:協助社會進步繁榮,是商人的根本利益
毫無疑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具備更好的條件應對我們面前的許
多問題。但是我也見過一些大學畢業生,他們掌握大量的知識和信息,在處理問題時卻顯得猶豫不決,不能適應商場快速多變的要求。像福建話所謂的“冷怕冷、燒怕燒、又怕水不滾”。
現在常聽人們說要培養企業家,但我并不認同企業家精神是可以
教出來的。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鄭裕彤:我的希望是,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
他是身價數百億的超級富豪,但毫無富豪架子,以至于常常讓人有眼不識泰山,以為他是最最普通的百姓。
他從掃地、抹臺開始,一步步發展壯大,成為享譽世界的“珠寶大王”、“地產巨子”、“酒店大亨”,并被數間高等學府授予博士學位。
他不僅是在內地投資最多的香港財團領袖,也是香港最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財團領袖之一,為香港和內地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是公認的杰出愛國實業家。但他自己卻對此十分低調,說自己“基本上還是一個愛國的人”。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張瑞敏:跨越蔚藍
在全球化浪潮風起云涌的今天,在國與國競爭更多地體現出民族工業之爭,在民族工業更多地體現著國家競爭力的今天,張瑞敏和他所代表的海爾人,用自己不斷創新的步履,用“海爾是海”的胸懷,用“海爾.中國造”的氣魄,用自己“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的進取精神,用“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用大刀闊斧的“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憑借著一個不斷創新的群體、一個不斷創新的體系、一個不斷創新的機制,抒寫了中國共產黨人致力于振興民族工業、民族經濟的一曲高亢樂章,抒發了新一代中國民族企業家敢與世界試比高的凜然氣概。
榮智。豪m寫百年家族神話 造就民族商業新傳奇
他是民族工商巨擘的后代,既超越前人又挑戰今世群雄,既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神秘讖語,又創造出了罕有的商界奇跡。
他富蓋當代而又低調處世,他賺錢而又“明德”,他拼搏而又享受,他注重自我而又不忘眾人和造福社會,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謝國民:正大中國心
1979年,中國的國門洞開。謝家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甚感欣慰,他們沒有忘記謝氏家族的故土,更不會忽視中國這塊巨大的有待開發的市場。那時,剛剛被辟為經濟特區的深圳還是一片荒涼的小漁村,但謝國民看準了這個機會,立即在此建立了一家現代化的飼料、養雞公司——正大康地有限公司。
正大因此取得了深圳“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并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在華投資的外商集團。他們在中國大陸率先投放巨資的舉動,也牽動了世界企業界的敏感神經。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曾憲梓:我的終生理想,就是要終生報效祖國
他是一個窮苦人,4歲喪父,11歲當農民,34歲才以叔父資助的6000港元開始艱辛創業,擁有億萬身家后,依然過著一餐不超過10元錢的簡樸生活。
他是杰出的商界領袖,是中國人開創自有品牌的先驅,也是專柜銷售模式的奠基人,成功地締造了不同凡響的“金利來”王國。
他是一面愛國的旗幟,既無私無懼地堅持自己的愛國立場,也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積累一生的財富源源不斷的捐獻給祖國。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霍震寰:做有意義的事,忙碌也是幸福
2004年10月26日, 時年55歲的霍震寰當選為香港中華總商會第44屆會長,成為該會歷史上最年輕的會長。
作為最年輕的會長,他將帶領同樣是最為年輕的新一屆會董和所屬6000多會員,在溝通香港和內地的過程中扮演起新的重要的橋梁角色,并向世界經濟舞臺展示出香港華商的力量。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董建成:親力親為”是我們的座右銘
“掌管東方海外后,我即致力推展集團在董建華先生任內即開展的信息科技并投入更多資源,使公司信息能力提高一層,增加東方海外的航運競爭力及服務客戶的效率!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林梧桐:云頂——我的夢中樂園
丹斯里林從未向困境低頭。他一向以鋼鐵一般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面對挑戰,使他成功地建立了千秋大業。
無疑地,丹斯里林是馬來西亞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的一生奮
斗,也可以說是馬來西亞經濟發展之一部份。
——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陳江和:我做生意的原則就是:利民、利國、利業
他用38年的時間,把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店發展成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集團之一,是公認的“商業奇才”。
他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紙漿廠、世界級造紙廠和世界林業組織中最大的再造林區工程,他善于開發和再造資源,并專于新型工業化形勢下一體化完整產業鏈的構建,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先行者和踐行者。
他讀過很多毛澤東主席的書,受到毛澤東思想的巨大影響,39年的奮斗不息,他都在緊緊圍繞著一個堅定不移的原則前進:利民、利國、利業。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許勝雄:永不停息的開拓者
他大學念的中文系,初中時就已向往成為一名記者,高中時又想去當和尚,晨鐘暮鼓,自耕自食,自給自足,與世無爭,念經寫文章。
他說自己喜歡農業社會的緩慢生活,卻一直在商界雄心勃勃,叱咤風云,從上大學就創辦公司,一路做到世界著名的IT制造商。
他秉承“創新傳教士”的精神,孜孜不倦的致力“家庭化”企業及機構運作理念,并以此為翼,扶搖直上,飛越顛峰,挑戰全球。
他生肖屬羊,嗜好收集與羊有關的事物,但卻帶領著一支虎狼之師,不斷在商業戰爭中攻城掠地,取得137億美金的年營收后,更是虎口大開,誓言要在未來,保持連年1000億新臺幣的瘋狂增長。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黃光裕:小買賣做出大感覺
“國美不比任何世界500強差,我們缺少的只是時間。如果將國美或其他中國企業放在與國際巨頭同一條起跑線上,中國企業會做得比他們都好。國際巨頭依靠20年甚至上百年時間發展到今天的世界500強,國美只要8年時間就能做到,因為國美將學習他們的經驗,避免他們的挫折!
這是一位年輕的中國企業家在2005年北京《財富》全球論壇上,面對場內眾多世界500強巨頭說的一翻話。這他說這話之前,場內不少與家電業務有關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領教過了他的厲害。
他掌管著的國美電器是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企業,很多傳媒形容,他的一聲咳嗽,都能讓上游的家電制造商們心跳加快。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陳天橋:還給中國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文化企業
“如果別人的東西不行,短期內又不能說服它們,那我們盛大就自己嘗試做這個東西! 2004年5月,盛大決定自己生產硬件,也就是所謂的“盒子”。
這并不是豪賭。之前,盛大已與多家海外IT和電信廠商廣泛接觸,并同他們就是否看好將網絡應用搬上電視,是否愿意協助生產這樣一款產品展開了討論。英特爾、微軟、ATI、阿爾卡特、iPod、英業達、技嘉等業界大佬們紛紛響應。2005年春節,陳天橋飛抵西雅圖,在軟銀董事長孫正義陪同下與比爾·蓋茨會談,總裁唐駿也和微軟CEO鮑爾默互訪,陳天橋的夢想鼓舞了全球業界巨頭。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莊思浩:讓華爾街興奮的華人
1997年,BEA在Nasdaq上市,迅速成為華爾街的明星,公司股票市場價值一度突破300億美元。
到公司成立的第6個年頭,BEA年銷售收入突破10億美元,成為迄今IT行業有史以來以最快速度實現10億美元年收入的軟件公司,并創下連續23個季度保持高速增長的紀錄。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胡玉麟:白手起家創大業 奉獻人生譜華章
他白手起家,敢為人先,20多歲就成為二戰后泰國第一個出口大米的商人,并借此奠定了自己堅實的事業基礎。
他善于經營,精于管理,一手將一個出口大米的小型公司締造成為了一個在東南亞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型企業集團。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鄭有英:打造一個商業王國
很有修養的鄭有英,尊兄愛弟,團結全家人,對任何人都笑面相迎,謙虛謹慎,整個鄭氏家族都對他十分尊重。在朋友和員工之中,他也深受敬重和愛戴,大家都習慣地叫他“二哥”。
但在經營企業上,他卻一點都不喜歡當“二哥”的感覺,從接過家族企業大旗的那天開始,他就一直在為不當“二哥”而努力,至今已是好多年。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楊忠禮:艱難玉成,追求卓越,永續發展
2005年9月9日,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實業家,正式出任馬來西亞沙巴國立馬來西亞大學名譽副校長。這是馬來西亞建國以來,政府首次授予華裔企業界的最高榮譽。
首位接受這個殊榮的人就是馬來西亞著名華人實業家——楊忠禮機構(YTL)執行董事長楊忠禮。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鐘廷森:“鋼鐵大王”的產業大路
他是在東南亞地區享有盛名的“鋼鐵大王”,他的成就遠遠不只是“鋼鐵大王”這么簡單。
他是馬來西亞最高華商機構的最高領導人,他還兼任馬來西亞國家經濟咨詢理事會成員的重要職務。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張曉卿:常青的世界
20多年來,張曉卿率領常青集團展翅高飛,縱橫世界。日本、香港、澳洲、加拿大、美國、新西蘭、新加坡、俄羅斯、巴布亞新幾內亞、非洲的赤道幾幾內亞、加蓬、剛果、南美洲的巴西……世界六大洲內,都有常青投資。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黃保欣: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中國人
82歲高齡的黃保欣依然還擔任著特區行政長官報酬及離職后安排獨立委員會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亞洲電視主席等重要職務,繼續躬耕和奉獻于國家事務中。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田家炳:回報社會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
他是一位勇于開拓,功業卓越的實業家,憑著堅強的毅力和過人的膽識,在人生道路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成為譽滿國際的“人造革大王”。
他是一位享譽內外的愛國志士,胸懷博大的慈善家,為了兌現自己捐資助學的理想,身為億萬富豪的他,不但舍不得亂花一分一毛,而且還賣掉自己居住幾十年的家宅,換錢助學,成為世間佳話。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鄭家發:服務華人,為華人增光
國泰作為美國最大的華資銀行,除了在中國開設分行以外,我內心呢,還有一個希望:我們在美國上市,也希望能夠在中國掛牌上市。中國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大,大家投資,幫忙,把國泰發展成為在美國很體面的華資銀行,為華人增光。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楊釗:“香港褲王”的拼搏與奉獻人生
他是成功的企業巨子,既敢于拼搏,更善于拼搏,從制衣廠雜工
到聲名顯赫的香港褲王,他自強不息,經典演繹了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奇跡。
他是慷慨的慈善家,虔誠的佛教徒,從首筆善款到累計超過3億港幣的捐贈,他身體力行,熱血書寫了一個厚德載物,達濟天下的奉獻人生。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陳奇偉:給予自己和他人“可樂”的人生
“92年下半年,我基本上有半年都沒在香港上班。每個禮拜一,從家里出發到機場飛北京,禮拜五或禮拜六就直接從機場回到家,這次的談判歷時半年。而那一年我的女兒剛剛出生,她一生下來就是半年的時間只有周末才能看到父親,這讓我心中難安。所以那段時期我的心理狀態也比較不好,不過最后得到了政府的批準,可以新建十個可口可樂廠,這最終的好成果讓我覺得這個付出還是很值得的!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張劍煒:時代推動了我的前進
在朋友眼里,他善于經營企業,卻不善于經營自己,以至于被稱為是典型的五十年代的中國共產黨員。
他不喜歡“當官”,但卻一直都在“當官”;他說自己沒有什么目標和野心,但卻成為了被世界500強企業龐巴迪公司視為重中之重的中國大市場的最高領導者。
他不拜金,不圖名,但卻常年堅持著只睡四、五個小時的工作。他不時髦,也不趕時髦,但卻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
他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打不開別人對他理解上的矛盾的結,他干脆說自己是個怪人,是個神經病。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林源德:馬來西亞造紙工業的領航者
在馬來西亞,林源德是位極知名的人物,他不但是推動馬來西亞造紙工業發展的著名華裔企業家,也是馬來西亞最高華商組織——馬來西亞中華工商聯合會的3屆連任會長,并作為籌委會和組委會主席,成功籌辦與承辦了第七屆世界華商大會,為世界華商的交流與聯誼做出了杰出貢獻,并廣受贊譽。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歐宗清:我是海南人,我的根在中國
他7歲進寺廟,14歲輟學,做過14年推銷員,剛剛創業就屢經失敗,但最終打造出了一個擁有數十億資產的企業集團,成為了泰國著名的“人造花大王”和“房地產巨子”。
他生在泰國,長在泰國,但心系中國,情牽海南。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魏成輝:小小薄餅攤出跨國企業
他把東方食品和西方營銷概念相結合,以一張小小的薄餅縱橫世界,將一個小小的作坊發展成為在世界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擁有數千個銷售中心的食品王國。
他認為,天下的事不怕“小”,就怕“好”。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林家璁:對自己有信心
從1990年辭去世界著名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職務,以100萬港幣開始創業,到1996年和2000年分別將公司在多倫多與香港上市,林家璁用10年時間將一間只有一個員工的小財務公司發展成為了一個擁有兩個上市公司的金融集團。
從1995年成立“匯富中國教育基金”開始支持教育事業,到2005年5月13日,山東蓬萊小門家鎮匯富小學正式落成,林家璁用10年時間在中國內地16個省市捐建了23所位于貧困地區的小學校舍。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葉劍波:我對做實業有特殊的感情
他17歲中學畢業就出身社會,第一份工作是燒鍋爐。
他現在是兩家香港上市公司的主席,擁有全國最大的黃金、白銀用量化工基地,他每天的黃金用量,可以影響到整個中國的黃金市場。
媒體評價他擁有游刃有余的才智和財技,并善于在實體和資本之間從容應變。他自己說,我是工人出身,對做實業更有感情。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2006年6月出版的《華商韜略》及新浪財經頻道《華商韜略》專題。
(更多精彩內容,正在制作中,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