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貨幣政策取向 創造寬松的貨幣環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7日 09:33 揚子晚報 | |||||||||
新年伊始,經濟界的預測幾乎無一例外地指向通貨緊縮。相應地,人們對貨幣政策的取向也比往年多了幾分期望與關注:今年貨幣政策調控將如何助力經濟增長? 讓增長的環境寬松一些
央行日前確定的今年貨幣政策預期調控目標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2(即流通中現金+企事業單位活期與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增長16%,狹義貨幣供應量M1(即流通中現金+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增長14%,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5萬億元。 這些數據的背后,蘊含著貨幣當局對今年經濟走勢的預測與應對。央行最新價格報告預計,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8%,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長2%。但在國家信息中心看來,2%還是高估了。在他們看來,受內需不足與產能過剩的制約,不排除個別月份CPI增幅跌至1%以下的可能。而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甚至預計,今年CPI增長只有1%左右。 無論如何,從貨幣供應量與經濟增長、物價走勢的相關性看,用來判斷銀根松緊的M2的增長,已超出GDP與CPI增幅之和5個百分點。據此可以認定,今年貨幣政策基調是寬松。 回望剛剛過去的一年,貨幣供應量呈現一條平穩的遞增曲線。12月末,M2增長17.57%,大大高于年初15%的調控目標。“在這一高增長基礎上,今年仍將M2定為去年的平均增長水平16%,應算是一種偏寬松的貨幣調控目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說,盡管貨幣政策實際執行情況與年初設定目標可能會有較大差距,但為擴大內需營造良好的貨幣環境,無疑是基本政策取向。 從貸款目標看,在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下,今年核定的貸款增加額并沒有收縮,而是與去年持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央行對未來通縮壓力的警惕。去年,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利率、降低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等,其增加商業銀行流動性、引導貨幣市場利率走低、鼓勵銀行發放貸款的意圖已十分明顯。但由于貨幣政策傳導不暢,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仍遠低于年初目標。 由于同樣的原因,今年貸款增加額能否達標也是未知數。目前,改制中的商業銀行受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貸款率指標雙重約束,惜貸、慎貸傾向嚴重,再加上產能過剩使實體經濟收益率下滑,也影響了銀行放貸積極性,因此,業內人士對今年貸款增長預期并不樂觀。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們注意到,央行調控思路正在轉變。除大力拓展直接融資渠道外,開始引導和放寬民間融資。目前,只允許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試點已經開始,允許企業之間相互融資等法規也在修訂中。此外,鑒于今年外貿企業結匯收入仍然可觀,短期票據仍是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據此,專家認為,實際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資金是比較充裕的。 在促使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外需向內需轉化的過程中,低利率的環境將會持續。2006年,銀行利率存在下調的壓力,但由于利率水平已經很低,即使下調,其空間也十分有限,且有落入“流動性陷阱”之憂。 把銀行的錢引向證券市場
貨幣環境的寬松,將同樣體現在資本市場。 央行去年推出企業短期融資券,當年累計發行1392億元,帶動了企業債市場規模的加速擴大。而今年企業短期融資券的規模可望超過6000億元。 通過匯金公司注資、建銀投資參股、提供再貸款設立投資者保護基金等方式,央行在化解證券行業風險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銀行設基金公司、投資企業債及資產證券化試點等已經起程,金融機構次級債、一般金融債和企業短期融資券相繼發行并迅速發展。 這一系列創新舉措的潛臺詞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降低間接融資比例,化解金融風險不斷向商業銀行集中的隱患。 目前央行正在引導商業銀行將龐大的儲蓄分流至基金、保險及股票交易客戶,資產支持證券擴大試點和醞釀中的資產支持票據,同樣可望成為現實。 修訂后的《證券法》取消了銀行資金進入股市的禁令,并且為證券信用交易預留了空間。可以預期,今年信貸資金支持證券市場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首當其沖的將是推出證券公司信用貸款,為銀行資金合規入市創造條件。 擴大人民幣兌美元波幅
匯率專家指出,中國實際上正在變成一個資本輸出國。其資本輸出路線為:居民把錢存入銀行,銀行用購買央行票據,央行再去購買美國國債。由此可見,外貿順差的高增長,在持續補貼著那些主要貿易伙伴,特別是美國人的福利。 2006年,這一態勢仍將繼續。減少貿易順差、控制外匯儲備增長,仍是貨幣政策調控的“重頭戲”。專家認為,相對于擴大內需等短期內難以見效的措施,深化匯制改革,放寬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幅,可能是更為現實的選擇。 從國際經驗看,一國從固定匯率轉向浮動匯率時,都會遵從漸進性原則。隨著中心匯率不斷變化,其波幅也逐步由小增大,形成一個扇面。我國也不會例外。匯制改革近半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破市場人士心理價位,多次創出新高。日前,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集體亮相和詢價機制推出,這已被市場理解為人民幣兌美元波幅擴大的前奏。因為,如果匯率波動幅度不放開的話,詢價交易方式和做市商都很難規避風險,其效用難以充分發揮。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般允許本幣匯率在3%上下浮動,有些國家甚至達到10%。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匯改的下一步,人民幣兌美元浮動區間的擴大可能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