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普查引發中國各省排名“地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21:54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1月12日電就在中國公布修正后的2004年GDP的第二天,北京市統計局以最快的速度公布了經濟普查后北京市的GDP數字。這也許是因為新數據讓北京太“喜出望外”了:北京GDP總量凈增41%,一下從原來的第15位上升到第10位,排名上升幅度居全國第一。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經濟普查不僅一下子就改變了各省(市、區)原先排定的
不久前,山東省發改委和經貿委的領導曾對記者表示過對經濟普查數字的關注。據他們說,經濟普查一下子讓本已經追近的魯粵兩省地區差距又重新拉開。 按公報數,2004年廣東省GDP為16039.46億元,排第一;山東省GDP為15490.73億元,排第二。 雖然時至今日山東省還沒有公布經濟普查后修訂的地區GDP數字,但這一具體數字卻被廣州省統計局公布了出來。據廣東省統計局官員介紹,調整后廣東2004年GDP相比“老二”山東的優勢,將由550億元拉大到3800億元以上。而廣東能拉大對山東的差距,主要是因為雖然“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廣東多300多億元,但后者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遠高于山東,從而使廣東整個工業增加值的總額高過山東。” 隨著經濟普查對各省GDP的修訂,廣東終于可以暫時不再聽到山東緊追的腳步了。而在去年上半年各省數據公布的時候,面對山東緊追不舍、大有后來居上的架勢,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曾直言“形勢嚴峻”。因為當時人們發現,盡管廣東的GDP仍居全國第一,領先山東,但在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方面,山東卻首度超過廣東位列第一。當時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健曾預言:“從全年看,山東成為第一工業大省問題不大。”更有人預測,廣東把GDP的全國頭把交椅讓給山東只是時間問題。 而北京之所以能是此次排名上升最快的省(市、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經濟普查讓北京找回了大量的服務業產值。數據顯示,在北京市增加的1777億元經濟總量中,有1544億元來自第三產業,占全部增量的比重高達86.9%。 普查讓北京市服務業GDP增長了很多,于是就把原先排名靠前的省(市、區)擠了下來。北京此次前進五位,湖北、福建、湖南、黑龍江、安徽五省位次就只能依次下調。同樣的情況還有陜西省。據記者了解,此次陜西位次由第22位上升到了第19位,超過了原先排在前面的云南、天津和吉林。 有消息表示,經普查數據調整后,全國31個省(市、區)GDP總量排名,共有5個省(市、區)位次前移,7省(市、區)位次后移。 各省(市、區)對經濟普查修訂后的GDP排名之所以如此受重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當前GDP經常被作為考核干部政績的“硬指標”,GDP數字高,說明干部能力強,可能升遷;數字低,就被認為分管官員能力不行,不但升不了官,還可能被“末位淘汰”。 正因為經濟增長指標常被作為評價考核主要領導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各省,乃至下面的市、縣,都對地方的GDP數字十分重視。于是就有人開始考慮對GDP注水。數字顯示,2004年各省區市上報的全年GDP匯總數據,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高出3.9個百分點,總量差距高達26582億元。 這一情況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統計部門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以保證數據準確。比如說從2005年起省級GDP數據要由國家統計局聯審,比如說進行經濟普查。從此次經濟普查結果來看,經國家統計局抽查,數據填報的綜合差錯率僅為4.9‰,讓這些注水數字無所遁形,于是共有12個省2004年GDP數字將下調。 一些省(市、區)修訂后的GDP總量下降是這次普查的一個特點,這在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看來實在是件好事。他說:“這次普查把基礎資料搞準了,把過去的水分擠掉了,有的是把遺漏補上了,更準確、更科學,這是個好事情。各地方對這次普查的反映也是很好的,他們都希望搞得準一些,特別是有些歷史包袱,20世紀90年代初甚至80年代虛報的數,說不清楚,扔也不好扔了,扔了等于否定以前的政績,留著是背著大包袱,加進來很困難。這次一刀兩斷,輕裝上陣,進入第十一個五年規劃,這是好事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