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行業專題--航空業 > 正文
 

2005年民航業:在爭論中走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3日 10:29 中國經濟時報

  年終專稿 本報記者 祝慧

  2005年是中國民航業變數最大的一年:幾家民營航空公司相繼開飛,上半年出現全面虧損,錯綜復雜的深航收購……

  同樣是這一年,民航業遭受了來自外界的嚴峻挑戰,一路飆升的油價使不少航空公司
叫苦不迭,民航業向非公有制全面放開……

  也就在這年,中國民航的“壟斷之門”在各種爭論中慢慢打開,讓外界不少人看到了民航為打破壟斷所做的努力,而中國民航業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成長。

  民營航空與“廉價”之爭

  對于中國的民營航空公司來說,2005年絕對是值得紀念的一年。

  3月11日上午,在這個對中國民航業來說至關重要的日子里,首家民營航空公司的飛機開始在中國的藍天上翱翔,正式從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起飛飛往長沙,一時,這架飛機的主人——奧凱航空公司成為各種媒體的焦點。隨后,7月18日,號稱中國首家廉價航空的春秋航空公司順利地實現了首飛,其上海到煙臺的199元的超低價機票更是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想。7月26日,鷹聯航空首飛成都至深圳航線,這是繼奧凱和春秋之后第三家開航的新組建的民營航空公司。同時,華夏、東部快線、東星三家公司已經獲得批復,正處于籌備階段。

  然而,盡管這些“民”字頭飛機是在萬眾矚目中飛上的天,但其“旅途”并不平坦。由于受成本限制,無論從航線資源還是產業規模上,民營航空都與國內主流航空公司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不少媒體將民營航空公司與廉價航空相提并論,然而,民營航空公司們并不愿意接受外界這樣的定義,紛紛與“廉價”劃清界線。

  “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下,真正的廉價航空公司很難產生,因為要實現低成本運營,在機場、油料、空管方面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奧凱航空公司總裁劉捷音這樣對媒體說。而另一家民營航空公司負責人也強調,“就目前實力而言,我們只能選擇走‘小’路。說實話,我們目前根本沒有任何資本去和國有航空公司打‘主攻戰’。”

  “的確,在中國目前的現實下,民營航空公司的經營肯定會很難。”一位多年一直研究民航的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這樣感嘆。

  難雖難,可是,仍然有不少的民資大踏步的往航空“跑”。據有關資料顯示,2005年中國民營航空公司增至14家民營資本進入中國民用航空業熱情空前高漲。在2005年5月被稱為中國民航業最大一宗產權交易案的深圳航空公司65%股權拍賣會上更是有兩家民企組成聯合競買體,經過90多個會合的較量,以27.2億元人民幣奪標。

  一方面是“先人”的叫苦連連,一方面是“后人”前仆后繼,這確實是個叫人很是琢磨不透的事情。不過,誰說這又不是一件好事呢,正是這種激烈的競爭才會促進“壟斷”大門的大開。

  價格聯盟與價格市場化之爭

  機票價格,作為航空公司利潤的重要因素,在2005年也沒閑著。

  春節過后,航空公司處于淡季,于是不少航空公司紛紛拋出降價打折的“繡球”,以此來刺激市場。“我們要用充滿誘惑力的價格和實在、科學的產品來解放被壓抑已久的消費需求。”深航這樣對外宣稱。一時之間多家航空公司的票價降到五折甚至更低。

  面對這種情形,4月1日,民航總局人士向有關媒體證實,針對近來國內航空公司機票價格戰所產生的惡性競爭,總局從4月開始實行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其中包括完善價格協調機制、調整機票代理傭金等措施。

  消息傳來,業界一片爭論。支持方認為,啟動航空公司間的價格內部協調機制,可以有效幫助航空公司實現利潤;反對方認為,此措施帶有明顯的“價格聯盟”色彩的措施。而這個措施在市場上的直接反映是,之前還持續低迷的機票價格開始全線上揚,許多航線買不到折扣票。

  然而,“幸福”似乎總是很短暫,在淡季空座率很高的壓力下,不少航線機票價格再次出現“跳水”, 此前一些航空公司建立的價格聯盟也紛紛宣告瓦解。

  事實上,此類事件對航空業內人士來說早已習以為常。價格聯盟在這一年總是在重復著建立、瓦解的循環。就在2005歲尾的時候,還有一條機票價格聯盟發生內訌的消息見諸媒體。

海南航空公司因以正常票價的2.5折推出福州飛北京的優惠機票而遭到同飛此航線的其他航空公司“封殺”,福州市60多家機票代理點也均拒售海航的該航班機票。

  究竟機票價格是由市場決定還是由運營商通過內部協商來決定?該怎么決定?這個爭論看樣子是要留到2006年了。

  燃油附加費之爭

  2005年,“燃油附加費”在中國民航中可著實“火”了一把。

  面對著從3300元每噸漲至5200元每噸的航油成本壓力,國內民航業在2005年上半年出現全面虧損。對此,國家發改委和民航總局決定從8月1號到12月31號,允許航空公司在國內航線征收20-40元的燃油附加費。

  對于燃油附加費的征收,有輿論質疑,此次征收燃油附加費抬高了整個行業的機票平均價格,但由市場決定機票價格是起主導作用的,市場上的機票是否也能相應地抬高價格是由航空公司間競爭程度和市場需求情況決定的,能否達到抬高機票價格的目的最終是市場說了算,面對激烈競爭,有可能存在收了燃油附加費,機票卻不上漲的情況。

  盡管外界有質疑,但8月1日,燃油附加費如期征收,而燃油附加費的征收對航空公司的利潤影響也“立竿見影”,根據各大航空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務報表,航空業開始實現盈利。正是受惠于征收燃油附加費,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也在年底透露, 2005年我國

航空運輸業仍將實現盈利。

  隨后,11月24日,國家發改委、民航總局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將現行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的征收期限由2005年12月31日暫延長至2006年3月31日。而據有關媒體報道,這是國內三大航空集團早在10月就向中國民航總局提出申請,要求延長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的期限的結果。

  對此,不少航空

證券分析師認為,航空公司之所以“拼了老命”在燃油附加費上做文章,是因為燃油附加費是相對獨立于機票價格之外的,不管機票價格怎么打折,燃油附加費還是照收不誤。“事實上航空公司不該再在這方面做文章了,而應該充分顯示個性化的經營策略,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業內人士這樣評價。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