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億農民將在新年徹底告別農業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9日 19:50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孟娜倪四義樊曦)中國最高立法機關29日以高票通過一個正文只有94字的決定,現行的農業稅條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這標志著在中國存在2600年歷史的農業稅將徹底成為歷史。 全國人大常委會以162票贊成、無人反對、1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關于廢止農業稅條例的決定。自新年的第一天,中國9億農民將徹底告別在漫長的農業社會里被認為是天
曾任農業部副部長的中國農業問題專家萬寶瑞2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農業稅的廢止標志著中國這個幾千年來的傳統農業大國在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后“工業反哺農業”時代的到來。 公元前594年魯宣公開始征收的初稅畝,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農業稅,也是中國最早的稅種,到2006年徹底廢止農業稅,整整是2600年。 2600年間,農業在中國始終占主體經濟地位、農業稅是國家金庫的最主要來源。在當前城鄉差別加劇,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凸顯,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成為中國迫切解決的重要問題之際,中央提出了建設“新農村”的三農問題解決之道。 “廢止農業稅是這個系統工程的步驟之一,也顯示了中國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決心和力度,”現任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萬寶瑞說。 新中國成立后,在工業發展的初期,為了快速積累經濟發展所需成本,中國從1953年開始對糧食、棉花等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政策,由于農產品統購價低于自由市場價格,農民在承受價格損失的同時,還要以高價購進化肥等農用工業品,使資源配置長期向工業傾斜。有資料顯示,從1953年到1985年統購統銷政策取消,農民對工業化的貢獻大約是6000億到8000億元。 但是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目前,中國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例關系達到13.1:46.2:40.7,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條件已經成熟,萬寶瑞說。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取消農業稅只是國家加快公共財政覆蓋農村,工業反哺農業,重視農民權利保障的一步。從中央政府連續出臺的各項措施來看,建設“新農村”不單是一個口號,已經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在上周末,溫家寶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兩年內,全部免除農村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本周國務院一個會議決定,自2006年起5年間,中央與地方各級財政累計將新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2189億元。 在財政方面,中國連續大幅度增加“三農”投入,預計今年僅中央財政安排用于“三農”的支出就比2002年增長50%以上。目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五小”工程——節水灌溉、人畜飲水,農村道路,農村沼氣,農村水電,牧區草場圍攔——正在努力推行。事實上,國務院從2004年開始就在授權范圍內在部分地區免征了農業稅和部分特產稅。據統計,取消農業稅和除煙葉稅外的特產稅,農民每年可減輕稅賦500億,受益農民8億人,這樣算來農民人均年受益63元,按2004年農村人均收入2936元計算,農民收入增加了2.1個百分點,相當于2004年農民純收入增長幅度的三分之一。 “廢止農業稅條例就是讓農業稅的廢止塵埃落定,讓農民徹底吃上定心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連寧對記者說。 萬寶瑞還說,對于加入世貿組織后的中國農業的競爭力而言,按照13億畝耕地計算,取消農業稅意味著每畝減少農產品生產成本38元,按照糧食生產來說,每畝減少成本10%-20%,因此對提高農業競爭力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央黨校農業問題專家曾業松說,數千年的農業社會里,“重農”傳統自古有之,只不過歷史上的“重農”,重的多是農民的生產力,而不完全是農民的利益。這種以“重稅”為前提的“重農”,對農民來說不是福音。 他說:“取消農業稅,對農民直接補貼、關注農民的利益是當今中國新‘重農’思想的體現,是建設‘新農村’的嶄新履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