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股市輿論:表象與浮躁的口水戰【2005中國證券市場回眸·輿論篇】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9日 02:23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侯寧

  12月12日,證監會頒布《會員制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給所謂“股市黑嘴”設定了“十三條高壓線”。消息一出,輿論大嘩:相比于倡導“規范”、“誠信”和“個性化”的官方“平淡”,“黑嘴”、“緊箍咒”、“回歸”成了媒體最愛;而“股市禽流感”、“退出市場”和“反思”則成了咨詢機構的吶喊。

  三個層面,三種聲音,這次被業內人士稱為“股評界雙十二事件”的一紙公文背后,凸顯的正是我國股市輿論圈的代表性立場。拿眼球經濟時代最為流行的“明星包裝術”來審視,我們明顯可以發現,核心財經部門的官方輿論具有權威但“包裝”不足,不少財經媒體權威性不足但“包裝”不錯,而證券咨詢機構則是權威不足且“包裝”過火。

  本來,代表政府的證監會等中央部委是說話算數的,權威性和強制性是其輿論的本質特點。過去,普通受眾習慣了這種表態,也覺得并無不妥。但如今,情況變了,改革中不斷變化的形勢以及現代視聽傳媒以及網絡的強勁崛起,已經對政府部門判斷形勢的能力以及對外表態的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官方雖然也在竭力適應,但邁出的步伐卻明顯滯后了。

  證監會這個處在風口浪尖上的熱門“事業”單位雖然面對的輿論質疑最多、最密,但其應對輿論的能力一直較差,這不僅表現在其內部人士經常發表“會內言論”甚至“個人言論”,而且還表現在其新聞發言人的遲遲難產。今年6月27日,針對

股權分置改革,尚福林不得不首次召開新聞發布會,充當了一次新聞發言人,結果還讓別有用心者提前散布“利好”言論“利用”了一回,更讓財經記者們“大失所望”。其實,尚福林面對媒體的表現總體還是很“機智”的。只不過,由于事前“包裝”不足,造勢不夠,才讓見面會的效果打了折扣。

  同樣的經歷在國資委頭上也發生過。簡單地說,今年啟動的股改更像一場地道的革命,但在如此重大變革面前,不僅前期輿論準備不充分,以至于造成了初期的亂局,而且,證監會和國資委顯得溝通不足,兩部門在“對價”問題上的“包裝”或者說“總體策劃”也實在讓人難以恭維。事實上,9月行情的夭折不僅緣于“神秘資金”的“掉鏈子”,更與國資委當時的態度密不可分。

  對部分財經媒體而言,由于資深財經編輯記者的缺乏,其推出的新聞常常不是“斷章取義”,就是道聽途說、夸大其辭,總體上缺乏對財經大事的深度把握。包裝的意識有了,但作為財經媒體的權威性卻喪失了,因為讀者看財經新聞,一般都不是以娛樂為目的。

  說到“包裝”,自然免不了要講文章開頭提到的會員制咨詢業。這個行業之所以在今年遭遇這種被業內人夸張為“禽流感”式的“超常規”規范,原因之一便是長期以來其對手下的股評家們包裝得過火了。當年,筆者曾撰文分析過倍新咨詢的嚴為民先生,言其講股評恰似“評書藝術家”,其實主要還是說他表情的豐富。現在看來,同如今活躍在電視熒屏上的許多“老師”相比,嚴先生其實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些股評家不僅表情遠比嚴先生豐富得多,手勢遠比嚴先生夸張得多,而且口氣也遠比嚴先生大了很多。這種夸張不僅讓會員咨詢公司自上了枷鎖,而且也讓投資者對咨詢公司產生了前所未有的不信任感。因為誰都知道,財經從業人員首先需要培育的,便是敦厚智慧的形象。

  客觀地講,之所以如此,是與我們所處的這個在轉軌中價值錯位的時代密切相關的。這是一個浮躁而喧囂的年代,轉軌造成價值觀的暫時真空和多元價值觀,信息時代的來臨和傳媒的發達又造成了廣告的泛濫。因此,面對證監會的“高壓線”,許多咨詢公司是感到“冤枉”的,一些股評家更可能會覺得憤怒。為什么?因為在他們被上了緊箍咒之后,他們還看到鋪天蓋地的保健品、化妝品甚至“生兒育女”的廣告在電視上大行其道。

  咨詢公司做廣告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筆者以為,就我國這樣一個缺乏證券投資歷史積淀的國度而言,股評家對普及證券投資常識等方面所作的貢獻也是不容抹殺的。

  事實上,在筆者與咨詢業內人士的交流中有人便表示,目前咨詢業產品單一,盈利模式雷同,而且,會員制最大的問題便是,衛視渠道市場營銷手段的爆炸式增長和咨詢產品的相對落后形成了尖銳矛盾,而部分黑嘴“天天漲停板”式的虛假承諾又大大提高了投資者的盈利預期。所以,盡管有廈門鑫鼎盛董事長林勁這樣向筆者表示其“做夢都在想著如何為會員賺錢”的咨詢業從業者,但面對低迷的市場,林先生也只能感慨“生不逢時”了。而股評家們便更覺得“冤枉”,因為他們不過是“拿人錢財,與人招財”的棋子罷了。

  但不管怎樣,隨著“十三條高壓線”的出臺,筆者以為國內咨詢公司已經到了需要潛心磨練內功的發展階段:如何培育分析師隊伍,如何創新服務產品,以及如何改革盈利模式,都應當成為2006年咨詢機構工作的重點。

  總之,包裝是必需的,但真功夫的培育才是一個成功的咨詢機構以及分析師能保持長久生命力的根本。現在,2006年1月1日近在眼前,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戰略轉型也該開始了。

  “野花偏艷目,村酒醉人多”。包裝出符合職業特色的“個性化”形象,鍛造出“舍我其誰”的獨特內功之后,咨詢公司即便不去電視臺“包裝”自己,也必能迎來公司發展的第二個春天。轉型吧,跨入證券咨詢的第二階段,筆者相信證券咨詢業依舊大有所為,還請不要在“廣告包裝”這根夸張的繩子上吊死為好。

  《國際金融報》(2005年12月29日第六版)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