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穎)今年,滬郊推廣使用有機肥總量達到9萬噸,施用范圍為滬郊103個鄉鎮的50萬畝稻田、10萬畝菜地。而去年,全市推廣使用的有機肥僅1.5萬噸,面積不過10萬畝。
“在這之前,更少。”上海市農技推廣中心王國忠主任說,“只在經濟作物上,農民有少量的自發使用。”去年,上海開始實行有機肥的推廣試點,今年在糧田中大面積推廣
。王國忠說,明年全市將推廣使用有機肥12萬噸,其中稻田60萬畝,菜地20萬畝。
有機肥的使用,對培肥地力、提高農產品品質、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都有積極作用。在上海,這已被視為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今年初,上海制定了補貼政策推廣有機肥———農民每使用1噸有機肥就可獲得250元的專項補貼。補貼后,每噸有機肥指導價為150元,補貼率達62.5%。僅此一項,今年市財政共投入資金2250萬元。
有機肥的使用并非新鮮事。19世紀以前,農作物所需的肥料全部是有機肥。明、清時期,農家利用養豬所得的糞肥已是上海地區主要肥源之一。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浦泖農咨》
記載:“棚中豬多,禾中米多,是養豬乃種田之要務也,豈不以豬踐()壅田肥美,獲利無窮。”
資料顯示,若按肥料有效成分計算:1950年,上海郊區化學肥料的使用量僅占肥料總量的3%,有機肥占97%。上世紀80年代,由于農村大量勞動力向鄉鎮企業轉移,無論是積、運有機肥,都缺少勞動力,因此有機肥的使用比例一路下降,到1988年已變為8:92。更重要的是,從環保的眼光看,以前農民將自行“堆肥”發酵過的畜禽糞便撒到田里,實際上有些蟲卵并沒有死亡,又造成了周圍農田和河道的“二次污染”。
現在,經過無害化處理的商品有機肥,呈顆粒狀或粉末狀,在水分、養分、有機質和衛生等方面都有一定標準,不但沒有臭烘烘的味道,不會發生燒苗,還殺死了動物病菌,能逐步改善土壤質量。據統計,上海市現有40家年產量達千噸的有機肥生產企業,年生產有機肥30萬噸。這相當于可處理秸稈、畜禽糞便100萬噸左右。據悉,在未來3年內,上海還將繼續新建一批有機肥加工處理中心,基本上可以對所有規模豬場的鮮糞實現加工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