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冶煉廠水污染事件 真的是一起偶然事故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6日 09:20 新華網 | |||||||||
12月23日早上9時30分,廣東省韶關市南郊的韶關冶煉廠菜場。雖然寒風凜冽,但市場內人頭攢動,人聲嘈雜,許多穿著藍色工作服、胸前掛著工牌的工人們在市場里穿梭買菜,市場對面的韶鋼冶煉廠則一片沉寂,廠門口的廣場空蕩蕩的,廠區內的煙筒不再冒煙,靜靜地佇立在那里。 市場上的兩個報攤已經擺上了廣州日報,頭版頭條赫然是“韶關冶煉廠廠長停職檢
12月21日凌晨5時,因為向北江違規排放污水,導致江水中鎘超標10倍之多,韶關冶煉廠被廣東省政府勒令全面停產整頓。 “這是500強,要愛護” 12月22日,記者曾經趕到G中金在深圳的總部,獲悉包括公司董事長李進明、總經理張水鑒、董秘彭玲在內的多位公司高管已經前往出事的韶關冶煉廠現場辦公,記者嘗試與上述高管聯系,都沒有結果。 12月23日,記者驅車5小時趕到韶關冶煉廠。早上9時38分,記者撥通了G中金證券事務代表的手機,試圖取得其幫助,進入廠區查看排污口,結果遭到拒絕,“對不起,我真的幫不上你。” 10點左右,在韶關冶煉廠門口,記者堵到了韶關冶煉廠黨委工作部副部長姚彥珊以及韶關市新聞秘書黃云伍,在他們的帶領下,記者進入了韶關冶煉廠辦公樓一樓的新聞接待室。他們向記者表示,將有韶關冶煉廠管理層接受采訪。 但采訪并不順利。接受采訪的劉明海副廠長進來解釋這是一次偶然事故之后,隨即就出去了。當記者跟出來跑到大堂之后,發現一穿西服、戴眼鏡的中年人對著韶關市委宣傳部的黃云伍發牢騷,“中國證券報的跑到這里來干什么?”從站立于一旁的劉副廠長的態度來看,這人顯然要比劉明海的職位更高。 當記者表明身份之后,這位中年人很不耐煩地說,“你要問什么內容?我們不是都已經公告了嗎?你就按公告的內容報。2005年經營業績不會受大的影響,2006年有一點點影響。”在記者的追問之下,這位中年人不得不表示,“直接損失已經有幾千萬,間接損失估計過億,但這個損失數字現在也不好評估,這個問題很復雜,需要認真精確地計算。” “預計什么時候能復產?”記者進一步追問。 “至少要幾個月吧。”中年人的這一回答得到了同行的省環保局有關人士的肯定答復。省環保局有關人士表示,因為此次污染事件影響太大,如果復產,需要非常嚴格的評審,至于說要擴產的話,更要通過環保總局的審批。 這時候,黃云伍指著墻上的一塊“全國500強”的牌子,語重心長地告誡記者,“你要搞清楚,這是全國500強喲,要愛護,不能亂寫的。”不過,更讓記者感興趣的倒是墻上掛的另一塊牌匾——“全國環境保護先進企業”,十個大字,閃閃發光。 盡管韶關冶煉廠廠方人士反復強調,這只是一次偶然事故。但當記者要求進入廠區查看排污口時,均被廠方以種種理由拒絕。 “這次只是排得多了點” 據有關人士介紹,這次北江污染事故系韶關冶煉廠某車間班長私自排放所致。當時韶關冶煉廠尚在設備檢修期間,為減輕企業負擔,某車間班長違反操作規程,將應用三天時間完成污水處理的1000噸高濃度含鎘廢水,只用了一天時間就結束排污處理,直接排入北江。因此,這只是一次非常偶然的事故。 真的是這樣嗎?這個解釋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而在韶冶市場的見聞,更加深了記者的懷疑。 在韶關冶煉廠對面的一個彩票點,一位剛買完彩票的工人告訴記者,“這次有點倒霉。其實,以前的污水都是天天排,只不過這次排得多了點,就被抓住了。”他笑了笑,顯得不以為然。 韶冶市場某小食店正對著韶關冶煉廠的大門。老板熱情地向記者一行招攬生意。在記者故意表示顧忌韶關的飲水有問題不愿在此就餐時,老板拍著胸脯說,“你放心好了,我們用的水絕對沒問題。我們的水都是向廠里買的水,一噸一塊七呢。廠里是在北江上游馬壩取的水,離這里還遠得很,排污水也是下游受影響多嘛。” 記者隨后在網上查看了廣東省環保局發布的環境監測季報,發現在2003年3季度北江韶關段和清遠段水質尚好,但隨后就逆轉而下。在2004年第二季度的環境監測報告中,廣東省環保局指出,韶關是全省21個城市飲用水源未完全達標的三個城市之一,在這三個城市之中,韶關水源水質達標率降低幅度較大,達46.9個百分點,其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53.1%。廣東省環保局在2004年第四季度的環境監測報告中指出,北江韶關段等7個江段水質惡化。 更為重要的是,記者發現,在2005年第一季度的環境監測季報中,廣東省環保局就明確指出北江韶關段受到鎘污染;2005年第二季度,廣東省環保局仍然指出北江韶關段受到鎘污染;2005年第三季度,廣東省環保局指出北江韶關段的白沙斷面受到鎘污染。 有關人士指出,韶關市除了韶關冶煉廠這家大型冶煉企業之外,還有很多小冶煉企業。由于排污企業眾多,在此次事件發生之前,北江韶關段水質惡化、受到鎘污染的案件很難認定為是哪些企業的具體責任,有的是達標排污,有的是超標排污。但是此次北江污染事件讓人不得不相信,韶關冶煉廠向北江超標排污并非“偶然事件”。 國企“底氣”從何而來? 韶關冶煉廠是一家有著40年國企資歷的大型企業,員工據說有一、二萬人之多,該廠擁有兩套冶煉生產系統,冶煉生產能力為年產精鉛鋅礦24萬噸,產品包括電鉛、精鋅、精鎘等,是全國第三大鉛鋅冶煉企業。 記者發現,2004年導致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的是川化集團,不久前發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肇事者是吉化公司,此次北江污染的主要責任人是韶關冶煉廠,三者均是大型國有企業。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是,為什么大型國企頻頻“釀就”水污染事件? 記者認為,一個關鍵因素是大型國企自恃身份特殊,在排污問題上有優越感。民營小企業向江河排污,隨時有關停封廠的可能,但大型國有企業預料到政府部門多數時候會網開一面,頂多就是與環保部門周旋一下,交點罰款,政府部門對其不會關停處理。因為大型國企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納稅大戶,是地方GDP的重要拉動者,如果國企生存發展困難的話,政府部門給政策扶持都來不及,怎么會對這些大型國企就排污問題進行關停呢? 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因素就是違法成本低。川化集團造成的四川沱江特大污染事件,經濟損失約2億元,但最后罰款和賠償只有大約1200多萬,川化公司總裁謝木喜引咎辭職。吉化公司造成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吉化總經理等主要負責人被免職,目前的賠償還沒有見到。在北江污染事件中,目前廠長已被停職檢查,給沿河兩岸人民群眾帶來的損失正在測算中,最后的處罰結果應該還在討論當中。 但很多人士表示,如果不加大包括經濟和法律上的懲罰力度,讓污染制造者付出沉重代價,真正打掉一些國企違規排污的底氣,類似的韶關冶煉廠污染事件就不會是一個偶然事故。只有讓肇事者感覺到真正的痛,他們才有可能增強社會責任感,按照環保要求去組織生產。 離開韶關冶煉廠的時候,回望廠區,廠門邊一座大樓頂上“管理一流、技術一流、裝備一流、環境一流”十六個大紅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刺眼。本報記者易非陳勁韶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