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融:四大問題堪憂 提防央企重陷困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6日 08:58 中國經濟時報 | |||||||||
記者趙紅梅12月25日北京報道“企業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增長方式等方面的問題,如果不抓緊解決,一旦市場發生大的變化,一些央企可能會重新陷入困境。”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今日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講這番話時表情嚴峻。 就央企的問題,李榮融認為,一是部分央企應對市場變化能力不強。今年下半年以來,部分企業經濟效益增速減緩,其中有45家企業實現利潤下滑,有36家企業凈資產收益率
二是部分企業經營成本增長過快。1-11月,中央企業銷售成本同比增長23.5%,高于同期銷售收入增幅1.7個百分點;其中有80家企業成本費用增幅高于同期銷售收入增幅;人工成本增幅高于同期銷售收入增幅的有62家企業,高于同期效益增幅的企業有74家。 三是部分企業經營風險加大。到11月底,中央企業銀行借款比上年同期增長12.4%,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有27家,占42.9%;非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80%的有29家,占27.6%。中央企業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64.1%,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流動比率為107.7%,低于國際公認標準92.3個百分點;速動比率為83.7%,低于國際公認標準16.3個百分點。部分企業依賴借新債還舊債維持日常運轉,個別企業面臨資金鏈條斷裂的危機;部分企業從事股票、委托理財、期貨及衍生品等高風險業務虧損嚴重;部分企業不重視法律審核把關,造成重大法律糾紛。 四是部分企業財務管理不規范。部分企業財務管理基礎較為薄弱,會計核算不規范,會計信息不真實;部分企業通過少轉或推遲結轉成本、費用掛賬、少提折舊、多計或提前確認收入等手段虛增利潤,調節經營成果;部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審計監督不到位,經營管理存在漏洞,經營決策和投資管理缺少內部的監督與制衡。 李榮融說,從央企改革調整環境看,央企面臨矛盾、問題十分復雜。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社會矛盾的多發期,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很大;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改革仍處于攻堅階段,調整結構、解決歷史包袱問題的任務還很艱巨。國資委許諾利用三年時間來實現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框架,2006年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后一年。 李榮融表示,2006年央企工作要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資源有效配置、注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自主創新和資源節約、注重企業與社會的和諧。他強調,國資委在2006年要做到“三突破”,即深入推進中央企業建立和完善董事會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央企業調整重組;抓緊建立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 李榮融還具體分析了2006年央企面臨的形勢。他認為,明年世界經濟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以及國內將實行的各種宏觀經濟政策,都有利于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但依然存在挑戰: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顯現,鋼鐵、水泥、有色等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無疑將成明年宏觀調控的對象;重要原材料和能源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國際貿易摩擦和爭端可能增多,企業面臨的競爭更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