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外貿持續增長的繁榮背后,一個數字令人觸目驚心:商務部研究院對500家外貿企業的抽樣調查表明,中國出口業務的壞賬率高達5%,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10~20倍。按此標準推算,2004年中國出口額的5933.6億美元中,產生的海外壞賬應該在300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2400多億元。
商務部下屬另一家機構對中國1000家外貿企業的調查顯示,68%的企業有過因貿易對
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損的遭遇,其中損害最嚴重的就是信用風險所造成的拖欠貨款和合同違約,中國企業“應收賬款延遲收付”的比例超過50%。
在國內因信用飽受詬病的中國企業,在出口貿易中真實遭遇了外商的信用問題。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前我們還對外商信用乃至外國的信用體系奉若圭臬!顯然,每年2400億元人民幣的境外壞賬、超過50%的“境外應收賬款延遲收付”,正在吞噬中國外貿,對于中國出口企業來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示。
然而,僅僅一句警告,對于中國的出口企業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急于進行海外市場擴張的企業和重視加大出口份額的企業而言,如何增強對于海外信用風險的抵抗能力,并進而消解這種風險,真正實現外貿出口的低風險運營。才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企業之所以海外壞賬如此巨大,除了由于中國對外貿易迅速增加而可能導致的“蘿卜快了不洗泥”現象外,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起內部信用風險管理的工作流程,企業內部信用風險管理水平較低是根本原因。此外,另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在外貿信用管理上的信息不對稱。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外國企業對于中國的了解與中國企業對外企的了解顯然并不對等,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化仍處在成長階段的社會背景下,中國企業與已經高度市場化的外國企業相比,對于市場手段、信用風險及預防的認知本身都存在較大的差距,因而也就不能排除外商利用信息優勢而對中國企業進行的打壓和欺詐等行為。
中國企業對于外商自身信用以及國外信用體系的了解顯然不夠深入。對于尚處在市場化初期的中國而言,由于現行法律、體制等諸多方面的不完善,使中國企業在境外壞賬的處理方面缺乏經驗甚至無所適從,或者甘愿吞下這筆壞賬。這樣的局面一旦形成,那么這2400萬元的壞賬無疑就成了中國企業在出口問題上,向國際貿易或者外商支付的一筆價值不菲的“信用學費”。
這一點可以從中國企業的信用評級中找到佐證:剛剛面市的《科法斯世界貿易信用風險手冊2005-2006》中文版將中國的短期信用風險評定為A3級(國家風險穩定良好),中期信用風險則為“低風險”。顯然,當中國出口企業以一種穩定較低的風險以及較為低級風險防御手段去應對國際的高風險貿易時,交幾千億的“學費”是一種必然。
我們沒有理由為自己的較高信用等級而感到沾沾自喜,在布滿利益陷阱的國際貿易中,信息或體制落后必然處處被動挨打。中國企業必須通過強化風險防范機制來降低因外商失信而可能帶來的信用風險,而對于那些試圖通過出口來擴大收益的中國企業來講,在進行出口之前最好先練好內功,出口的深水不是僅憑沖動或想法就能乘風破浪、滿載而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