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擔保行深陷資金困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3日 02:05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本報記者 魏夢杰 12月21日,國家開發銀行和國臺辦聯合公布《臺資企業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暫行辦法》,向臺資企業提供協議合作期限為5年的開發性貸款額度共300億元,6萬多家在祖國大陸投資的臺資企業在圣誕節前喜獲大禮。
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盛九元對媒體表示,這300億元專項貸款對廣大臺商融資需求來說是不夠的,現在大陸6萬余家臺資企業,90%是中小企業。他更希望是把300億元作為擔保基金,把它的作用延伸出去,發揮更大的功效,滿足臺商迫切的融資需求。 盛九元的笑談之中,不難體現出中小企業融資中對擔保機構迫切需求的現狀。近幾年,針對長三角中小企業為數眾多,融資需求龐大的情況,不少民營擔保企業應運而生。但良好的市場前景卻沒帶來良好的收益。2003年民營擔保潮之后,長三角民營擔保企業已漸漸步入泥潭。 民營資本比重上升 長三角眾多的中小企業,成就了一方孕育民營擔保企業的熱土。近年來,長三角民營擔保企業的增長速度相當可觀。 一份杭州市擔保業協會的統計報告顯示,隨著企業和自然人的不斷涌入,擔保機構的政府投資比重已經縮小。政府出資比例僅占注冊資本總額的17.73%,企業和自然人投資達到82.27%,比2003年底提高了0.27百分點。純民營擔保機構家數已達31家,占總量的50%。 就浙江全省來看,目前,共有225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擔保資本金達到36.83億元。其中政府出全資或參股組建的有121家,出資金額14.7億元,占全省擔保機構注冊資金總額的40%。余下六成的擔保企業都有民資或外資背景。 蘇州市工商聯融資擔保業商會秘書長姚惠興告訴記者,2003年以前,全市共有7家擔保機構,并全屬民資。時至今日,全市34家擔保公司累計注冊資金已達20.1億元,其中政府、法人、個人和外資出資的比例分別為9.47%、57.59%、22.98%和9.96%。到今年9月底,蘇州市擔保公司歷年累計擔保總額已達112.8億元,為近4000多家企業作出5000余筆擔保。 姚惠興認為,民營擔保機構的作用相當顯著。它們不但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資金,還為銀行培養了大批優質的客戶。此外,由于各級政府財力有限,民營資本成為投資主體,將填補政府財禮的空缺。 由于民營擔保機構的快速擴張,為整個市場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蘇州易通投資擔保有限公司風險管理部的江航標告訴記者:“由于現在擔保機構很多,因此容易形成不良競爭。原本定的收費標準為銀行利率的50%之內?墒菍嶋H上不超過30%。不少擔保機構肆意降價,對整個行業都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一些信用度不良的擔保機構任意抽逃資本金,也對整個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嚴重損壞行業形象。 “大爆炸”后的退潮 “民營擔保機構并不缺乏市場!币菖d一直堅信這一點。 在今年7月間舉行的蘇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座談會上,蘇州市經貿委副主任陳建紅對近3年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工作作出總結。全市擔保公司從2002年底的7家發展到現在的30余家,注冊資本總額從2002年底的2.3億元增加到現在的16多億元。據統計,到2004年底,已累計為1577家企業提供了2185筆總額達58多億元的貸款擔保。今年上半年又為700多家民營企業提供900多筆總額33多億元的貸款擔保,累計擔保額已超過90億元。 “僅蘇州一地,就有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他們對融資的龐大需求構成了民營擔保機構的市場。而實際狀況是,這些企業中依靠擔保籌集資金的比重還很小!币菖d認為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民營擔保機構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003年的擔保機構熱潮退去后,包括長三角在內的全國范圍內,民營擔保機構的經營狀況均是每況愈下。人民銀行的一份資料顯示,2002年國內只有擔保機構848家,民營的占1/3,到2004年就有了3500多家,民營的有2000多家,然而僅僅過了一年時間,國內各種擔保機構的數目又下降到2000家,民營的擔保機構剩下不到1000家。 業內人士指出,衡量擔保機構經營狀況的最直觀的數據,應該是注冊資金較擔保余額的放大倍數!3倍保本,5倍盈利”才是擔保機構的經營法則。顯然,現在長三角不少民營擔保企業不僅靠擔保業務已無法生存的情況下,只能通過閑置資金的運作來補貼日常開銷。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10%的限制是擔保公司做大業務規模的發展瓶頸!币驗閲艺咭幎ǎ瑩C構單筆擔保金額不得超過注冊資本金的10%,而且擔?傤~即資金放大倍數則不能超過注冊資本金的10倍。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化解了擔保風險,但另一方面卻成了擔保機構擴大業務規模的瓶頸。 如何取信銀行 長三角不少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扶持民營擔保機構的措施。如上海早在2002年就出臺了《上海市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損賬補貼辦法》,對擔保機構出現的擔保壞賬給予10%到20%的補貼,對沒有虧損的機構給予獎勵。但從實際效果看,這些優惠政策對民營擔保機構并沒有實行,且作用有限。 姚惠興告訴記者,2003年,蘇州市中小企業局聯合財政局出臺補貼機制。以2003年的擔保額為基數,所增加的擔保額將在財政上給予1%的獎勵。這一補貼能用來沖值各機構的風險準備金。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除了少數幾家擔保機構之外,政策的福利尚未落到眾多擔保機構的頭上。 “雖然民營擔保機構發展迅速,但依然難以得到銀行的充分認可。這也成為了當前民營擔保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币菖d告訴記者。 “有國資背景的擔保機構,資本金信息相對透明,銀行相對放心,F在很多銀行對民營擔保機構的資本金運用方式還存在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江航標告訴記者,由于現在民營擔保機構風險與收益不成正比,因此很多機構都會利用閑置的資金來進行投資,以求獲得利潤。其實這也是企業為了生存而不得已采用的辦法。卻使不少銀行擔心民營擔保機構存在抽逃資本金的現象,而加緊對民營擔保機構的把關。 信息不對稱 有業內人士反映,不少銀行還未脫離老的經營模式和理念,甚至有人認為銀行高高在上,操縱民營擔保企業生死,便大行其道。造成信息不對稱,操作不平衡等現象,讓一些民營擔保企業蒙受了利益上的損失。此外,不少銀行要求民營擔保企業放大倍數,繳納程序保證金。擔保機構不得不從不多的資本金抽出一部分凍結在銀行中。 不過,銀行方面也有苦水。目前擔保機構魚龍混雜,如果銀行風險控制不嚴,萬一出現壞賬,擔保公司無法代償,最后的風險還是要銀行自己承擔。 姚惠興認為,民營擔保企業要發展,還需要內部外部各種因素的推動!笆紫仁钦叩倪\用,國家的鼓勵和扶持很重要。其次是凈化市場,屏棄無序競爭,然后銀行的支持,畢竟有了銀行的支持和理解,民營擔保機構的業務才能順利開展。最重要的還是民營擔保企業自身,要努力加強自身誠信度,提高抗風險能力。” 《國際金融報》(2005年12月23日第十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