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告別經濟發展重產品輕服務的模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2日 09:54 經濟參考報 | |||||||||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經濟普查數據,我國GDP總量比原數多了2.3萬億元,增加部分主要來自第三產業即服務業,也就是說第三產業以往所創造的價值被大大地低估了。 因此,數字的變更反映出來的不僅僅是統計層面存在的偏差,更重要的是此舉傳遞出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信息,即第三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不可忽視的主要因素,一直以來那種重產品制造輕服務業發展的經濟模式應該徹底改變了。
計劃經濟時代,在先生產后生活原則的主導之下,以資源開發和產品制造為主的第一和第二產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而主要為大眾生活服務的第三產業則顯得微不足道。改革開放20多年,由于市場經濟和民營資本的大量介入,各類服務行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成為不少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然而長期以來,產業發展的這種變化卻未能及時和完全反映到宏觀層面上來。 對此,統計局方面的解釋是因為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長期采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對服務業的統計非常薄弱。為什么產業結構已經改變,而統計卻仍然沿用老一套做法呢?除了一些技術因素之外,說到底還是因為體制改革的不徹底,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不完善,導致某些政府部門還在采用舊標準去衡量新事物。 由于第三產業長期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所以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重點一直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傾斜,而增長潛力最大的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卻欠賬很多,結果是資源過度開發、造成極大浪費,加劇產業結構的不合理。而且,第三產業的投資主體大部分是民營資本,最終后果是私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受到影響。 無論從發達國家經驗還是我國經濟的現實需要看,大力發展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服務業的繁榮不僅與改善老百姓生活質量有著直接和密切的關系,更是改變就業狀況必不可少的。經濟發達的香港,基本沒有什么大的制造產業,其地位卻在全球舉足輕重,靠的就是航運、物流、金融、貿易等服務業,尤其在香港的商業和飲食服務業中將近90%是中小型私營企業,正是這些企業成為不少香港市民就業的重要渠道。 目前我國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已超過40%,這一比重雖然在不斷加大,但與發達國家、甚至許多發展中國家相比,比重依然過低,說明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因此,對于如何確保第三產業進一步健康快速發展應該是擺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的一個重要課題。要看到,我國第三產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急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比如投資分散、技術含量比較低、服務水平和質量落后于消費要求等等,特別是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服務業還有很大差距。所以,促進第三產業發展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