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棉花市場由前段時期的冷清轉為熱鬧,棉花種植者的銷售步伐加快,曾經出現的惜售心理有所緩解,各地涉棉企業的采購也全面展開;同時,期貨市場也表現了季節性的上漲行情,交易再度活躍,鄭州商品交易所專家認為,棉花市場牛市可能在“入冬”后提早到來。
鄭州商品交易所專家分析得出,今年棉花市場的主線是“產量減少,需求增加”,
未來棉市應該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如果本年度的棉花產量逐步浮出水面,低于市場所預測的570萬噸,那么棉花市場牛市的步伐將提前邁開,棉花市場將再次度過一個“暖冬”。
支撐近期棉價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倉單成本。按現今各地的收購價2.85元-3.0元/斤(等級三級標準級),按36%-38%的衣分,12%的水分,棉籽收購價0.6元/斤,再加上加工費500元/噸,折合皮棉價格在13800元/噸-14600元/噸之間。再加上倉單注冊費用,每噸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400元-500元/噸。期棉的倉單成本就在14300元-15000元/噸。現今的期棉價格(0603)已經運行至15000元/噸附近,已經脫離現貨商保值價格區間。這是近期15000元/噸支撐有效的重要原因,所以對期棉的后市價格繼續保持長期看漲的心理。同時15000元成為市場重要關口價位。同時期棉徹底擺脫的中價區域,在未來供求緊張的帶動之下,繼續保持一個高位運行的態勢。
根據中航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專家周林分析,進入本年第三季度,國內棉花資源所剩無幾。2005年度的中國棉花產量可能維持在530萬噸-550萬噸。再加上期初合計220萬噸(配額內未進口的外棉),2005年度全年總供應量為750萬噸-770萬噸。耗棉量按目前恢復正常的配棉比例65%,按2004年度的基礎上年遞增10%,2005年度紡紗量應為1380萬噸左右,那么2006年度需要用棉量應為900萬噸左右,再加上其他用棉約為30萬噸,2006年度用棉量應為930萬噸,形成上百萬噸的消費缺口。
(聞有成)
《市場報》(2005年12月21日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