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1日電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列舉出中國經濟在2005年中的四個辯論熱點,分別是:中國經濟是否在滑向通縮?重化工業的近憂與遠慮;自主創新:不同邏輯起點的“何龍之辯”以及經濟學家公信力。
文章稱,人們在經濟研討辯論中,體會著中國經濟的日益復雜與成熟。
中國經濟是否在滑向通縮?
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有關宏觀經濟的冷熱之爭就沒有停止過。如果說此前爭論的主要焦點集中在經濟是否過熱上,那么進入2005年,中國經濟是否正在走冷則成為新的焦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本年度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是:國民經濟呈現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價格平穩、活力增強的態勢,特別是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有所提高、發展的協調性有所改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有所突破。
重化工業的近憂與遠慮
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重化工業并非一國發展的必經階段。我國是資源和資本稀缺的國家,而這是發展重化工業的重要前提,如果我們認為重化工業是一國發展的必經階段,其結果只能是“揚短避長”,并由此帶來煤電油運及其他稀缺資源的高度緊張;生態環境惡化;技術創新和效率提高被忽略;服務業資源被擠占、就業難度增加及金融風險增大等諸多問題。
持不同意見的經濟學家樊綱認為,重化工業未必是以資源浪費為特征的,我們現在的問題是重化工業效率太低;中國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2.5億~3億農民的轉移和就業問題。而要創造就業,就得什么都做。“重化工業不做,這一塊的就業就到別的地方去了,于我們不利。”
對于重化工業的近憂與遠慮的不同理解,決定了學界對發展重化工業截然相反的兩種視角。
自主創新:不同邏輯起點的“何龍之辯”
8月21日,廣州花都汽車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沒想到自己的一句“我們不能夠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不但將自己推向輿論旋渦的中心,也開始了這場著名的關于自主品牌的“何龍之辯”。
爭論的另一方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當即表示了反對意見,“知識產權代表它在知識上的控制權,這就是它的利益,品牌是代表知識產權的。我們沒必要搞自己的品牌,這個觀點沒道理。”
事實上,雙方觀點的針鋒相對源于不同的邏輯起點:龍永圖并非不鼓勵國內汽車業搞創新和開發自主品牌,而是強調在沒有規模、資本的情況下盲目搞自主品牌的時機還不夠成熟;而何光遠強調中國汽車產業在未來全球競爭中的地位取決于中國汽車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經濟學家公信力:莫讓質疑一語成讖
10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專訪時表達了“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不超過5個”的觀點。隨后,《中國青年報》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3%的公眾支持丁學良“不超過5個”的說法,公眾信任率超過10%的經濟學家僅有兩人,由此引發了對內地經濟學家公信力的討論。
丁學良在對內地經濟學家學術能力與水平提出質疑的同時,還對內地經濟學家的職業操守也提出批評,認為許多人只把經濟學當作個人發財、出名和當官的路子,把太少的精力用來作經濟科學研究。
不管肩負“經邦濟世”理想的經濟學家如何看待一兩家媒體的調查,但防止這場信任危機,是所有經濟學家的共同責任。(彭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