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富豪們的關注與日俱增。無論如何,富豪們頻頻出現的自殺現象,絕不是什么好事。畢竟,生命的消失總是令人惆悵與傷感。給富豪們提供心理服務,讓他們愉快地為社會作貢獻,為社會財富的增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每分鐘24元的高消費,也的確夠讓人望而卻步的,絕非普羅大眾能夠擔負得起的。給富人們有更加人文的心理就醫條件,似乎也未可厚非。
可是,問題的實質并不在于是否讓富人們享有心理保健服務。
2004年1月1日出版的《南風窗》報道,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進入21世紀人類健康面對的最大威脅將是精神病與腦神經疾病,而最常見的精神病是憂郁癥。據中國有關權威部門的保守估計,中國患精神病的人數現已達到1600余萬,其中有160余萬人對社會治安構成危害,而他們并沒有得到統一的管理與有效的治療。根據中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每年約有25萬精神疾病患者死于自殺,1982年各類嚴重精神疾病的終生患病率為12.96%,到1993年則上升為13.47%,而且上升趨勢一直保持著。據世界衛生組織與哈佛大學聯合開展的研究表明,在中國精神分裂癥的治療率僅為30%,全國相關醫療機構只有500多家,專業醫師只有1500人,按照1600萬精神病患者的比例計算,一個醫師要負責1萬多個精神病患者。而由于精神病治療期長、復發率高,形成了巨大的社會危害。
也就是說,具有心理健康需求的,決不僅僅是富人們,而在中國社會大眾里,特別是那些承受著體制轉軌負擔卻沒有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城市和農村貧困人口里,由于生活的壓力,導致心理乃至精神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但其醫療條件耐人尋味地幾乎蕩然無存,這不能不說是社會發展進程中非常不和諧的音符,也是文明的悲哀。
就目前醫療條件來說,公共衛生資源還屬于稀缺資源,在有限的資源當中,把類似心理服務資源更多地指向富人,毫無疑問會擠占公眾服務條件,形成在心理健康領域里的貧富不均。
姑且不說社會里富人們所作所為給全社會起著榜樣和示范作用,但中國富人們的社會行為卻實在讓人難以稱道。只是看,在一個社會里,考察其是否正義與公平,完全取決于其中貧困人群的生存狀況和社會待遇。如果社會資源涌向富人,那么,這種趨勢對于社會穩定和發展注定不是件好事。
什么時候,中國人無論貧富都能夠公平地享受心理醫療服務呢?
(曉健/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