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巨資烤熱啤酒業并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6日 00:29 北京現代商報 | |||||||||
福建目前似乎正在成為國內外啤酒巨頭們爭霸的要塞。報道顯示,比利時啤酒巨頭英博(InBev,INB.BT)將以7.5億美元收購福建雪津啤酒股權,使本已經硝煙四起的福建啤酒市場可能再迎來比利時巨頭,頓時再增變數。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高達130億元人民幣的巨額外資參與我國啤酒行業的股權并購。 在福建啤酒產業布局上,最早是雪津啤酒、惠泉啤酒、福建燕京三大巨頭鼎足而立
早先就有多家外資啤酒公司爭相并購我國的啤酒企業,比如較早前發生在重慶啤酒的爭奪戰,雙方分別為西南啤酒霸主華潤集團和長期與重慶啤酒保持合作關系的蘇格蘭紐卡斯爾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雖然華潤集團出價高達13元/股,但仍然沒有收購成功,蘇格蘭紐卡斯爾出資5.25億元以10.5元/股的價格收購5000萬股國有股成為第二大股東,而重慶啤酒的每股凈資產僅為2.5元,當時流通股的市價也只是11元/股上下。 外資逐鹿內地啤酒產業已經日益升級,雖然我國啤酒生產企業還有很多,但能夠整合市場的大企業已經越來越少,這些都促使了外資在并購上加快步伐,同時出手也越來越大方。對于福建保衛戰,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本次燕京啤酒也提出了收購雪津啤酒,但按照以往的經驗,地方政府往往不希望一家公司完全控制當地的啤酒產業,而引進外資也是官員的一種政績,綜合來看,燕京啤酒能夠成功收購雪津啤酒并不容易。 而作為惟一一家沒有外資參股的大型啤酒企業——燕京啤酒,留給了眾人更多的猜想,也讓投資者對燕京啤酒倍加關注。同時,市場還出現有某日本啤酒企業欲聯手燕京啤酒的傳聞。看來,啤酒大戰將愈演愈烈。中國啤酒企業究竟何時能結束地方割據,出現雄霸神州的啤酒巨頭,讓我們拭目以待。 商報鏈接 近幾年啤酒企業購并案例 2002年12月,嘉士伯與泰國TCC集團各出資50%,總計8500萬元代價從浙江開開集團手中收購昆明華獅啤酒。 2003年6月,嘉士伯以2626萬美元的總價收購云南大理啤酒集團的全部股權并承擔相應的債務。 2003年12月,蘇格蘭紐卡斯爾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10.5元人民幣的價格受讓重啤集團所持有的國有股5000萬股,占重慶啤酒(600132)總股本的19.51%,轉讓價款合計人民幣5.25億元。股份轉讓完成后蘇紐公司成為重慶啤酒第二大股東。 2004年2月,嘉士伯、Wilton PacificLinited與西藏發展(000752)簽署三方協議,嘉士伯計劃在今后幾年出資約1.225億元人民幣受讓西藏拉薩啤酒有限公司50%股份。 2004年3月,嘉士伯與地處西北的蘭州黃河(000929)定下合約,意向出資約1.4億元與其成立股權各半的合資公司,7月,嘉士伯與蘭州黃河合資的系列項目正式啟動。 2004年5月31日和6月1日AB公司連續兩天以5.58港元的高價購入哈啤(0249.HK)6956.5萬股(占總股本的6.93%)后,間接持有36106.5萬股哈啤股份,占哈啤已發行股本的36%,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AB于6月3日向哈啤所有股東發出了全面收購要約,價格較此前SAB提出的4.3港元提高了30%,而且比此前哈啤股票的歷史最高價還高出了8.3%。 2004年9月,嘉士伯宣布收購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34.5%股份,并同時宣布將進一步擴大在中國西北部地區的投資,而現在嘉士伯通過重組啤酒花達到了布局西北、雄霸新疆的目的。 2005年3月23日,北京燕京啤酒有限責任公司(000729)受讓龔金柱先生、晉達國際有限公司、香港圣歌德奇公司、郭振輝先生和林志堅先生所持有的共計3556.1萬股惠泉啤酒(600573),占總股本的14.2244%,現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惠泉啤酒社會法人股13093.1萬股,占總股本的52.3724%。 記者觀察 啤酒飄香引群雄競折腰 在啤酒企業的并購中,出現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并購價格往往較高,甚至某些非流通股的轉讓價格已經超過了上市公司流通股的價格,而隨后流通股的價格往往會出現一波行情。早前曾有人說是外資收購作秀,但隨著啤酒行業的并購升級,業界才真正看到啤酒企業在洋人眼里真的是一個個香餑餑。 有專家指出,中國啤酒市場的巨大空間和成長速度是吸引國際資本介入的主要原因。目前美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的啤酒數量為84升,在日本則為50升左右,在韓國為39升,而在中國僅有19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2.5升。而中國有中國的特色,早期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都曾嘗試向外擴張,但都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啤酒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簡單的擴張很難行得通。 外資終于找到了可行的介入方式,那就是透過啤酒行業的上市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這是由于啤酒行業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全國或某一區域的龍頭企業,具有整合能力,便于其迅速占領中國啤酒市場。同時也是有效地繞過地方保護、打破啤酒市場割據的有效方式。 而在啤酒企業的并購中,通過二級市場買入股票進行收購已經成為可能,重慶啤酒的股價在華潤與蘇格蘭紐卡斯爾爭奪的時候股價出現了接近100%的升幅。業內人士認為,重慶啤酒股價的上揚不排除是雙方通過購買流通股博弈的結果,因為華潤出價13元/股購買國有股,沒有道理不去購買11元/股左右的流通股。目前已經有20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隨著股改的陸續完成,通過二級市場并購上市公司的案例將會大量出現,屆時啤酒類上市公司股價的表現將會非常熱鬧。 與啤酒行業類似的還有乳業,目前的主要生產企業有蒙牛、伊利、三元、光明等,其中蒙牛和伊利屬于全國的大品牌,三元僅僅在北京地區經營,光明乳業因還原奶事件也失去優勢,其他小品牌更加弱小。幾年前的乳業市場也是諸侯割據,現在已經基本完成大一統,乳業的今天就是啤酒行業的未來嗎? 商報實習記者 周科競/文 王曉瑩/圖S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