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明:建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3日 15:38 新浪財經 | |||||||||
2005年12月12日,《財經》雜志2006年會在北京舉行,主題為“預測與戰略”。新浪網提供獨家門戶網絡支持。以下為建行行長常振明在銀行改革與金融市場發展分論壇上的演講實錄。 單偉建:謝謝張行長,下面請建行的行長常振明先生給大家發言,我先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為什么這樣安排?因為我們海外上市,交通銀行是捷足先登,
常振明:建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 謝謝主持人,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榮幸地參加《財經》年會,和大家分享建設銀行重組改制過程當中的實踐。我發言的題目是“建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主要分三個部分,一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銀行業的潛力。第一個重點就是高速經濟的中國增長,前五年8.5%的GDP增長,今后預測還是8%的GDP增長。城鎮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0年的6280元人民幣到2004年已經達到9422元人民幣,這樣給我們未來銀行業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巨大潛力。 在這個圖(見圖)上面的重點就是想說明中國GDP的高速增長也有著區域性的發展不平衡性,也就是說我們各個地方發展有很多不平衡,這也是在未來五年計劃內中國政府希望解決的問題,也是對我們銀行業管理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深圳的人均GDP可能將近7000美金,而有的地方不到1000美金,我們銀行業制定的整個戰略,比如個人銀行戰略等等,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我國銀行業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平穩的增長,2004年底是25.3萬億元的存款,2000年是15.5萬億;2004年貸款是18.7萬億,2000年貸款余額是10.6萬億。隨著人民的需求的變化,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和收費業務的增長,未來的空間遠大于其他的國家。 (見圖)這張圖說明中國建設銀行的歷史沿革,中國建設銀行從1954年成立,到上市,現在是全球第12位的銀行。1994年,建設銀行的政策性職能分離,開始向商業銀行轉軌;1998年國家通過發行特別國債,向建設銀行注資492億元;1999年建設銀行向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出售了2470億元人民幣的不良資產,當時是平價出售,等于是在國家的支持下開始改革,在國家的支持下,向建行置換了2470億的比較良好的資產;2003年,匯金公司向建設銀行注資225億美金,建設銀行股份制改造正式成功;今年10月27日,在香港掛牌上市,籌集資金92.3億美金,占總股本的13.5%,建設銀行上市后的市值達到665億美元。 1998年,國家通過直接注資以債券或者抵換不良資產等方式,共向建行注資約4800億人民幣,包括剛才的置換也算成國家的注資。與此同時,從1998年到現在,建設銀行以分紅、轉讓,包括美洲銀行和淡馬錫的投資(他們投資不是給建設銀行的,是給國家的),給我們返回了1217億元人民幣。建行未來上交的稅收,還有股東的分紅,將隨著我們的業務發展而日益擴大。 關于建設銀行的規模和網點、客戶的情況,上市過程中,投資者關注兩個問題上市以后,你是不是能夠控制不良資產?你的管理層有沒有執行能力,你的經濟波動能不能經受住考驗?。 這一頁(見圖)主要是講建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從1996年開始就進行審貸分離,分級授權,1999年我們指定的專職審批人制度,當時是周小川做行長,把審批貸款和直接貸款相分離,現在我們一共有650個專職審批人,專門審批貸款。目前是總行跟38個一級分行直接審批的貸款占直接貸款96%。 2000年實行問責制;2002年,實行了經濟增加值,叫EVA對分行進行考察,EVA風險考核,原來分行到總行來都愿意蓋大樓,但是有經濟增加值,把經濟增加值跟分行的工資直接掛鉤,蓋樓這些方面等于都是用了他們的經濟增加值考核,這有效地控制了固定資產的投入。實際上這是一個分界線,之前不管怎么說都是定性的,人為的,問責制也好都是人為,從2002年以后就開始進行定量分析。 2003年我們啟動了信用評級風險系統,這個系統完全用90年代到現在的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得出結論。 2004年,我們實行經濟資本預算管理,實際上也是經濟資本預算,包括建立以經濟資本為核心的風險與回報的約束機制。 2005年,現在是EVA和KPI的考核業績,由于有了這些風險的管理,包括新客戶在存款中的比重的質量都有大幅度的上升。 最后,建設銀行希望能夠成為為客戶提供最佳服務,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擁有一流隊伍的國際一流的商業銀行。謝謝大家! 財經雜志保留《財經》年會版權,經授權在新浪網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