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樂鋼化玻璃廠由“亂”而“治”案例解析
1.企業管理一筆糊涂帳
一年多前,在不同的機緣下,許渭源、鄧萬全、蒲四梅等4人來到了廣州雅樂鋼化玻璃廠,擔任了管理層。進廠后不久,一心想干出點兒事來的4個人,就發現廠里的局面有些
棘手。“整個工廠管理非常臟亂差。機器沒人保養,有的螺絲都生了銹,機器出了問題沒人吱聲,維修組沒人能夠調動。”許渭源說。“我進廠之后也感覺問題特別嚴重,首先是師傅型管理,師傅帶徒弟;其次是幫派主義嚴重,一個四川幫,一個廣東幫;第三是無計劃管理。”PMC部部長蒲四梅顯得更激動。他負責制定生產計劃這一塊。“工人在車間抽煙,保安人員去拍照,還被員工打了一頓,當時的主管人員想開除他們,但最后的結果卻是,老板被迫請這些人喝酒。那時的生產部部長與技術部部長在今年春季就離開了。”歷數往事,主管行政的鄧萬全也是滿腹苦水。
在這樣混亂的管理下,要想讓企業發展簡直是難于上青天。面對一團亂麻的工廠管理,幾位新上任的管理人員達成了共識。他們找到老板,提出要將廠里的幫派瓦解,炒掉幫派當中領頭的員工,其中就包括了品質部經理。
誰知這一來,就炒出了大亂子。
2.殺一儆百策略失效
許渭源、鄧萬全、蒲四梅他們怎么也沒想到,共同做出的開除四名員工的決定,居然演變成了一場“武斗”。消息一傳出,黑名單上的幾個人就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組織一些員工,將做決定的1個經理、3個部長圍困在辦公室里。幾個人完全傻了眼:門被堵上,人出不去了,老板又不在,要討說法的員工,情緒很激動,甚至開始用力沖撞辦公室的大門。假如被沖破,一頓痛打是免不了的了。無奈之下,他們將辦公室里能找的工具都找來了,用力堵住大門。
怎么辦?得有人出去通知老板趕緊回來處理。于是,鄧萬全就利用自己的四川老鄉身份,跟外面的員工求情,讓他們放他出去上個洗手間。在得到許可后,鄧萬全借機溜出廠門,給在外面的老板打了個電話,要他馬上趕回來。半個小時后,老板風風火火地趕回來了,鬧事的員工也平靜了下來,被圍困了1個多小時的許渭源等人才算安全脫身。
改革派第一次出擊,宣告失敗。廠里又照舊過回了原來平靜而混亂的日子。
3.材料損耗高達30%,雅樂被逼上梁山
盡管這一次老板區國桐采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但是企業殘酷的現實,卻逼得他不得不考慮其它的出路。
區國桐的安撫政策,并不能有效地穩定員工隊伍。一些有作為的員工,見到企業如此混亂的狀態,感到前途無望,紛紛另擇高枝,員工流失率達到18%。其中,包括了當時的生產部部長與技術部部長。而管理層呢,擔心管理太嚴,會盡一步擴大員工流失,再加上以前的前車之鑒,也就束手束腳,不敢輕舉妄動。“車間的管理人員不敢處理車間發生的事,要求行政部去管,我哪敢?我自己當時都想離開了!”鄧萬全說。
許渭源進廠完全是看在老板這個老朋友的份上,而蒲四梅則完全是為了換一個環境。但他們都沒想到,他們心目中的雅樂鋼化玻璃廠竟然是這樣一個臟、亂、差的垃圾場。“我1998年就認識老板了,當時他的工廠才20多人,產品也跟現在不同。他的性格比較柔弱,比較內向,管理手段就是工人說話算數。我去年抱著幫他一把的目的來的,當時雄心勃勃,拿品質部經理開刀。面對記者,許渭源吐出了自己的真言。
沒人敢管,自然就有人混水摸魚。雅樂公司的物料損耗率,曾經一度高至30%。
30%!面對如此驚人的數字,區國桐在今年的春節終于下定了決心,要走出去,請外腦來幫忙。
4.管理再造
歐博就是在這樣背景下來到了雅樂。
開始的合作是在并不友好的氣氛下進行的。“5月12日歐博準時到。當時我們采用傳統的方式來歡迎他們,想制造一點氣氛,誰知就被當面潑了一瓢冷水。他們說你以為管理變革是很高興的事?實際上這是很痛苦的事。”鄧萬全如此回憶。
對老板請外腦的決定,雅樂當時的管理層多少是有些情緒的。“剛開始我們心里也有些反感,但看到他們每天晚上十一二點還在開會調研,最遲凌晨2點多,半個月內都是這樣,我們也就被感動了。”副總經理許渭源講話總是這么簡單。
歐博為雅樂做的,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建立標準、制約和責任。
5.總經理犯錯也照罰
記者發現,歐博為雅樂制定的流程模式與一般的顧問公司的文件不同,它由流程圖、責任部門、責任人、相關表單、作業內容組成,并且后面還有流程的管理辦法,包含了不按流程作業的處罰措施。變革過程中,雅樂共完成了30份程序文件,98份部門文件。并就這些文件進行過大小423次討論與培訓。其中公司級培訓40次,參訓人數共2800人次,平均每天2次培訓與討論。
執行力在任何企業都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很難找到平衡點,過去雅樂的獎罰也是如此,結果怨聲載道。在變革中,經過專家組建議,設立了《獎勵基金管理辦法》,將員工的罰款納入基金范疇。在具體操作上,“知行合一”是原則,“實事求是”是方法;管理人員和辦公室人員的罰款交現金,員工的則從工資中扣。在力度上,過去是員工罰得多,“當官”的罰得少;變革后則是管理人員罰得多,罰得重,員工罰得少,罰得輕。就是總經理不按流程做事也照樣受罰,同樣拿現金來繳納;過去獎罰基本上是官僚主義,現在則是采用公告形式,允許員工上訴。
記者手上有一份今年6月至10月的獎罰統計表,罰款收入最多的9月,罰款額是5517元,最少的7月,是2980元;獎勵最多的7月總額是5155元,最少的是6月,230元,當時變革剛剛開始。
隨著管理變革的深入,大家認識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有和企業一同成長的企業文化,于是開辟了4塊墻報,其中“5S建設”一塊,管理變革一塊,公告一塊,思想文化一塊,后來又出版了自辦報紙《雅樂人》,人手一份,并派給客戶,反應很好。“歐博的管理變革涉及30個流程,并將標準、制約、責任三大體系融入了每一個流程中。其間老板與歐博也有爭執,但老板還是比較支持管理變革的。流程的初稿是我們寫的,歐博用科學的理念進行了修改,然后拿到部門相關人員討論,畢竟涉及自己的利益。究竟流程該怎么做?不按流程做該怎么處理?討論后最后是進行培訓,并考試。”
管理變革到底給雅樂帶來了什么?讓我們看一組數據。7個月的管理變革使雅樂的生產產能由原來的5萬平方米上升到9萬平方米;設備利用率由原來的50%上升到85%;成品合格入庫率100%;客戶準時交貨率由原來的50%上升到99%以上,大部分為100%等等。
[小結]
雅樂過去所出現過的種種不良現象目前在很多民企中依然存在。很多民企老板也像今年年初的區國桐一樣到處馬不停蹄地學習,但效果不佳。“民營企業目前最難的問題還是執行力。因為涉及個人利益,多數的文件都不具備可操作性,而且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鄧萬全看民企看得比較透。“標準、制約、責任這三大體系還有一個凝聚力的前提。老板認為我請你過來,我叫你怎么做你就該怎么做。后面做事的細節,今天這個是小事可放過,明天那個也可放過,最后小事變成大事,造成重大損失。有些企業的執行力是老板的執行力,但我們打造的是團隊的、整個公司的執行力,不應是只對員工的執行力,董事長要起一個表率的作用。沒有思想體系,質量再好的也會倒退,因此管理變革就是使團隊執行力能延續下去。”歐博企業研究所的雅樂項目負責人李炎這樣概括了自己這7個月來的經歷。
本版撰稿記者賀朝暉
(夏天/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