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研究 > 正文
 

外資能給中資銀行帶來什么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9日 02:36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境外戰略投資者為維護自己的權益和聲譽,一般會通過派出董事參與董事會的決策和監督,行使股東和董事的權利,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從而促進銀行公司治理不斷完善

  最近一個時期,隨著我國銀行業改革的推進和銀行業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我國的大中小商業銀行紛紛通過出讓部分股權的方式,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如建設銀行引進美洲銀行、光大銀行引進亞洲開發銀行、南京市商業銀行引進國際金融公司、上海銀行引進匯
豐銀行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西安市商業銀行引進加拿大豐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引進花旗銀行、興業銀行引進恒生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擬引進美國新橋投資公司、民生銀行引進國際金融公司、交通銀行引進匯豐銀行等等。人們不禁要問: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到底能給中資銀行帶來什么?

  首先,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能促進中資銀行公司治理結構改善。影響中資銀行穩健發展的關鍵性障礙,是公司治理存在嚴重缺陷。主要體現為:董事會制度不完善,一些國有

商業銀行沒有董事會,設立董事會的銀行,其董事會也未能很好履行決策和監督職責;董事會沒有下設相對獨立的專門委員會,如
審計
委員會和薪酬委員會等,或者是形同虛設,未能認真履行相應的職責;董事會與管理層的職責缺乏嚴格界定,董事會對管理層缺乏有效的約束和激勵;沒有建立完善、有效的獨立董事制度和審計稽核制度。

  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后,隨著股權結構的變化,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和管理結構將隨之發生變化。境外戰略投資者為維護自己的權益和聲譽,一般會通過派出董事參與董事會的決策和監督,行使股東和董事的權利,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從而促進銀行公司治理不斷完善。

  其次,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能促進中資銀行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不斷完善。影響中資銀行穩健發展的另一重要缺陷,是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比較薄弱。主要體現為:從制度上和技術上,都難以保證對各種風險的及時識別、評估和監控,難以對各種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和控制,難以對大量的內部關聯交易和重要業務領域的風險暴露進行有效的防范,難以對一些業務和新產品的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和控制。

  通過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使那些具有先進管理人才、經驗和技術的國際著名銀行金融機構加入進來,成為中資銀行的重要投資與合作伙伴,使這些戰略投資者在享有中資銀行客戶及機構網絡,取得理想投資回報的同時,也會貢獻其先進的管理理念、經驗和技術,以及內部控制的成功實踐,從而促進中資銀行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第三,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能促進中資銀行資本充足率提高。中資銀行要安全穩健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還必須消化較高的

不良資產,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目前,中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還沒有完全達到國際資本協議所規定的標準,更是低于國際上優秀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而靠中資銀行自己的稅后利潤積累來補充資本,不僅時間很長,而且也存在很大的困難。通過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不僅可以直接引進境外資本,還可以在改善公司治理,改善經營管理,改善資產質量,改善財務狀況后,通過境內或境外上市,籌集更多資本,從而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

  第四,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能促進銀行業務和產品創新能力的提高。在當今銀行業迅速發展和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業務和產品的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銀行的競爭能力。中資銀行要迅速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業務和產品創新水平,包括創新速度、數量、質量和盈利能力。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至少能加快中資銀行的創新速度,提高創新的質量和水平。因為境外戰略投資者大多是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大銀行,具有豐富、成熟的金融產品和創新經驗,同時具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系統,以及高效的市場營銷與服務手段。在這些銀行成為中資銀行的合作伙伴后,中資銀行可根據中國的市場及客戶需求,享有這些創新的成果與經驗,提高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能促進中資銀行國際化水平提升。通過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加入,也可以加快推進中資銀行與國際銀行業及國際市場的接軌,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金融市場的信息,擴大其國際業務的規模,提高國際化的水平。

  《國際金融報》(2005年12月09日第八版)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55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