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簡稱中國信保)昨日發布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05)》顯示,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國家風險主要集中在新興市場。
對于正在或者即將“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中國企業而言,《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05)》(簡稱《報告》)是一張遠航所需的“海圖”,也是預報天氣的“晴雨表”。《報告》顯示,我國最主要的貿易伙伴美國、日本、新加坡、德國、荷蘭的國家風險水平極低,韓國
國家風險水平居于中下,俄羅斯國家風險水平則屬較高之列。
12月8日,國內惟一經營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機構———中國信保公布了《報告》。中國信保總經理唐若昕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第一份具有中國視角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也是目前國內惟一面向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公開發布的國家風險研究產品。
風險瑞士最低剛果最高
《報告》選擇了占我國2004年對外經濟貿易總量約70%的60個國家,對其基本情況、內政、社會安全、地緣政治、外交關系、經濟狀況、投資環境和雙邊貿易等重要方面,進行了分析、評估及預測,并據此對這些國家的國家風險做出了整體評價和評級。同時,《報告》還根據全球189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狀況,將其國家風險劃分為9類,分別用數字標識1-9來表示,其風險水平隨數字增大依次增高。
《報告》顯示,對于中國企業而言,瑞士等國家風險最低,在中國信保9級評估體系中其參考評級為1級,剛果(金)和津巴布韋等國的國家風險最高,在9級評估體系中參考評級為9級,中國最主要的貿易伙伴美國、日本、新加坡、德國、荷蘭的國家風險在9級評估體系中居于2級(風險較低),韓國的國家風險參考評級為4級(風險居中下水平),俄羅斯為7級(國家風險較高),而中國周邊鄰國,如印度國家風險參考評級為5級,越南、巴基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均為6級,老撾為7級,緬甸為8級,均屬國家風險水平顯著之列。
據中國信保分析,目前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國家風險水平相對較低(即1—4類)的國家(地區)以歐美國家為主,約占國家(地區)總數的25%,國家風險水平最高的第9類國家(地區)僅占5%左右,而國家風險水平較高或顯著(即5—8類)的國家(地區)則占近70%,它們之中以地處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東歐等地區的新興市場國家為主。
歐美并非避風港
是否在國家風險水平較低的發達國家的市場就比較安全呢?
中國信保的一位分析人士稱,“發達國家的市場比較安全”,這是出口商們普遍存在的一種誤區。實際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風險都是一個涉及多個層面、涵蓋眾多因素、且內在關系十分復雜的復合型概念,很難說發達國家的市場就比較安全。
據分析師透露,在2003年中國信保的短期險賠款中,歐美發達國家發生的賠款比例高達67%,其中北美占到42%,主要就是美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市場還是發達國家市場,都存在國家風險,沒有絕對的‘避風港’,對此,準備出海或者已經出海的中國企業,都應予以高度重視。”中國信保分析人士說。
中國信保總經理唐若昕表示,此次發布的《報告》,是中國信保對國別風險的客觀評估,不代表國家的外交政策和外貿政策,而是為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信息和決策的參考。
據唐若昕介紹,近年來,全球性金融危機、債務危機以及社會沖突、恐怖事件、貿易摩擦等頻繁發生,正成為引發國家風險的新因素,對我國經濟貿易活動的影響日益增大。然而國內對國家風險的研究并不充分,使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得不到充分保障。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陳健昨日透露,2004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到11548億美元,全球排名上升到第3位。2005年前9個月,中國進出口總額超過10000億美元,預計全年進出口規模將超過13000億美元。據統計,我國對外貿易涉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濟技術合作,對外直接投資分布在全球149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要向貿易強國轉變必須重視風險管理體系建設。”陳健說。
【相關鏈接】
國家風險是指在跨國的國際經濟活動中發生的、由于債務人所在國的某些國家行為而發生的重大事件,使得債務人拒絕或無法償付國外債權人和投資者的債務,從而給國外債權人和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主要包括征收、戰爭、革命、暴亂、匯兌限制和政府違約等。
《國際金融報》(2005年12月09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