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文
寅彭來聊天時談到,夏志清寫的《中國現代小說史》目前很走紅,有些人正在捧這本書。記得魏紹昌生前曾經把夏志清寫給他的幾封信給我看,夏在信中稱魏為現代中國文學界的“大師”(這稱號可能記得不太確切,但總是差不多的美稱。我想紹昌的信大概還保存在作協或什么地方,將來總是可以復案的)。那時我就對紹昌說,我不喜歡讀夏志清的文章,
和現在一些人的意見相反。
從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我就對將政治外加于文學而提出文學必須為政治服務之類的理論感到格格不入,后來甚至產生一種厭惡感。但我也不贊成現在頗為流行的所謂純文學觀點。古往今來,能夠震撼人心、垂諸后世的巨著,都不像現在流行的純文學觀理解的那樣,是絕對排斥作家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對人類文明前途的焦灼這類內容的。自然我們也應當注意,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所以文藝作品的性質也是多樣的。除了上述那種關懷民生疾苦、憂慮人類文明前途的感時之作,我們也需要山水詩、花鳥畫及所謂閑適作品。因為人的生活在一定時候也需要放松、娛樂和其他享受,不能總是劍拔弩張。抗戰(zhàn)前有人認為,隨時隨地都不要忘記國難,例如吃西瓜就要想到山河破碎。魯迅曾譏笑了這種觀點,認為,果真如此,那么連西瓜也吃不下去了。魯迅又說,吃西瓜雖然不能和抗日救亡掛鉤,但一個戰(zhàn)士在天很熱口很渴時吃了西瓜,就會精神一爽,奮勇殺敵。
魯迅寫了很多有關這方面的文字,我至今愛讀的就是那篇《文學與政治之歧途》,而對魯迅談文學階級性的那些文字則不大能接受。不過,我對魯迅上述吃西瓜的話,以及他晚年所寫的論陶淵明除了飄飄然之外也有金剛努目式的時候,和對朱光潛論古希臘藝術“渾身都是靜穆”說的批評,我至今仍是深為服膺的。
提倡閑適沒有什么不好,但是有兩點應該注意。
一就是魯迅所講的閑適詩人并不總是一味閑適的。陶淵明是這樣,張岱也是這樣。張岱文集中《湖心亭賞雪》等篇就是與社會其他問題無關的,而《越絕詩小序》等篇則屬憂世感時之作。倘使只舉前一類,就不能概括張岱的全貌,魯迅把這種做法稱為摘句家的斷章取義,是一點不錯的。
二是有些詩文看似閑適,實際不然。例如戰(zhàn)前周作人寫的自壽詩:“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將袍子換袈裟。街頭終日聽談鬼,窗下通年學畫蛇。老去無端玩古董,閑來隨份種胡麻。旁人若問其中意,請到寒齋吃苦茶。”這其實是如他所說的“寄沉痛于悠閑”。詩發(fā)表不久,就受人指責,詈罵紛至。我并不贊成周作人的主張,但我們必須實事求是。這并不像那些批評者所解釋的那樣,周在國難當頭還在談鬼畫蛇,簡直“和平沖淡”得很。
周曾為這首詩辯解說,“街頭終日聽談鬼”,焉知所聽到的不都是空洞無謂的鬼話?“窗下通年學畫蛇”,焉知不是一種自責,說自己所寫的文字不都是無用的蛇足?那首詩中正是含著這些牢騷,但如魯迅所說,當時的青年看不懂罷了。
當然,也有渾身都是閑適、毫不關心其他問題的純文學之作。目前有人正在吹噓這類作品,而不見其低淺,反沾沾自喜,自以為高。老實說,對這種純文學我并不佩服。-
《中國現代小說史》,夏志清著,劉紹銘、李歐梵等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出版社新書錄
《胡耀邦傳》(第一卷),張黎群、張定、嚴如平、李公天編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旁觀者》,(美)彼得德魯克著,廖月娟譯,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美)托馬斯謝林著,謝靜等譯,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11月第一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李飛、王學政主編,中國市場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李亞平著,北京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給青年詩人的信》,(德)萊內馬利亞里爾克著,馮至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權力流散:世界經濟中的國家與非國家權威》,(英)蘇珊斯特蘭奇著,肖宏宇、耿協峰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解構德隆》,唐立久、張旭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民主的經濟理論》,(美)安東尼唐斯著,姚洋、邢予青、賴平耀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走向統(tǒng)一的社會科學》,(美)赫伯特金迪斯、薩繆鮑爾斯等著,浙江大學跨學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10月第一版
《自由及其背叛:人類自由的六個敵人》,(英)以賽亞伯林著,趙國新譯,譯林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預防通貨緊縮和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研究》,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組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源泉》,(美)安蘭德著,高曉晴、趙雅薔、楊玉譯,重慶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鄭必堅論集》,鄭必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