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醫改不是謀財害命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8日 14:27 中華工商時報

  醫改不是謀財害命,這句話提出來沒有人會反對;但是,醫改是一個謀財之道,這句話就不一定所有人都會反對了。正是把醫改當成了謀財之道,才會有謀財害命的事情出現。

  對哈爾濱“550萬天價醫藥費”事件的調查正在不斷深入并向全方位展開,盡管當事人還在百般抵賴,卻改變不了事情的根本:這就是一起典型的謀財害命。可憐這樣一個詞語被標在了醫生這個神圣稱謂上。而出現這樣的事情,根本原因還是醫改被某些人當成了極端
的謀財之道。

  同百姓看病一樣,住房和孩子上學也被當成了謀財之道,所以難免也會出現謀財害命的事情。社會上正在流傳著一個順口溜:教改教改,提前把二老逼瘋;房改房改,提前把腰包掏空;醫改醫改,提前為你送終。這個順口溜聽起來極端了一些,卻準確地反映了老百姓的心態。

  幾種社會改革的失敗,不僅造成了當前的社會問題,更重要的是還會妨礙今后的經濟發展。都說經濟增長要靠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外貿出口。當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已經難以僅僅依靠投資和出口時,政府終于下定決心要在消費上下功夫了。但是,要讓中國的百姓掏出銀行里的存款消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中國人放在銀行里的錢已經超過了13萬億元,也就是說,13億人口的人均存款已超過1萬元。但是這些年老百姓似乎越來越不敢花錢了,近5年,我國的居民最終消費率分別為61.1%、59.8%、58.2%%、55.5%、53.9%,消費率持續下降。10年來,我國的最終消費率平均為59.5%,比世界平均消費率低接近20個百分點。

  到底是誰妨礙了我們消費呢?

  改革的確是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市場經濟的社會中,教育、住房、醫療等原來的社會事業的確需要市場來承擔一部分責任,但是在中國的市場改革過程中,政府在通過

醫療改革、教育改革和住房改革來削減部分社會負擔的同時,并沒有準備好一個有效的組織和機構來承接政府退出身后留下的空白。

  更加危險的情況是,這樣一個空白還被“商人”鉆了空子。一下子,教師成了“商人”,醫生成了“商人”,地方政府也成了“開發商”。

  好笑的是,幾年以前,當中國經濟改革以來第一次需要啟動內需的時候,教改、醫改和房改都曾經被當成刺激百姓消費的靈丹妙藥。現在,正是這樣的靈丹妙藥吃壞了肚子,妨礙著百姓消費。當看病、上學和住房成為百姓的心頭大患時,百姓自然會增加預防性儲蓄,對風險的不確定降低了百姓的消費偏好,越來越多地把錢放在銀行里,以備不時之需。

  教改、房改、醫改,這些真正是百姓的心頭之痛。所以所有與之有關的新聞事件都可以成為報章網絡的頭條。教改、房改、醫改這三個概念百姓也許還不明白,但是每一個具體的事實卻能激起全社會的關注。

  醫改這個今年來一直被媒體關注的話題,現在終于出現了一個百姓的最佳“出氣筒”:550萬天價醫藥費事件。對于該事件的最新報道是:那個“倒霉”患者翁文輝的家屬曾告訴媒體,“除了醫院開的那些收費單,還有翁文輝在住院期間召集的專家會診,一共用了將近1000萬元。有次會診,光是一個專家的出診費就用了30萬元。”

  因此,550萬元的新聞標題已經可以標成“千萬天價醫療費”了。

  這個事情還沒有完,筆者也希望這個事情沒完沒了,把醫改的傷疤揭一個清清楚楚。不僅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也是為了經濟發展。

  不解決百姓的后顧之憂,啟動內需就是一句空談。教育、醫療、住房等百姓必需的消費品定價太偏高,必然會嚴重影響到居民的消費預期,讓百姓不敢把錢放在其他消費上。

  與國外相比,中國的

房價過高,房價和百姓收入間的比例過大。對于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的工薪階層而言,現階段買房往往意味著長期儲蓄。當百姓把錢都存在銀行里,為買房、看病和孩子上學做準備的時候,有錢不敢花的現象就會普遍存在。

  如果醫改不是謀財害命,如果房改不是要把腰包掏空,如果教改不是為了讓父母節衣縮食,中國的百姓當然會把更多的錢放在消費上。要啟動內需,誰來為百姓化解后顧之憂呢?(8G5)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