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醫療器械暴利背后的畸形邏輯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8日 04:20 深圳商報

  一個3625元的心臟支架,在今年醫療器械大幅降價后,病人買單的價格是16000元,依然是出廠價的近5倍。《市場報》昨天推出了醫療行業的又一篇“天價報道”。

  當藥品虛高的價格在輿論的壓力下略有改變時,醫療器械的價格又成為一個新的暴利關注點。由于醫療器械單價普遍較高,經過幾倍幅度的上漲之后,帶來的暴利更為巨大,而帶給病人的負擔也更為沉重。醫療器械價格監管已是當前醫療體制改革不容回避的問題!

  醫療器械暴利緣何如此驚人?

  從表面上看,首先是現行醫療器械銷售體制埋下的禍根。按我國現行政策,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不能直接銷售醫療器械產品,而必須經過醫療器械公司。生產企業首先要找一家獨家代理商代理自己的醫療器械產品,獨家代理商再在不同區域尋找區域代理商,之后區域代理商再發貨給省級經銷商,省級經銷商再在次區域成立各級經銷商,之后才進入

醫院,這中間至少經過4個環節。一件醫療器械,經過每一個環節的轉手,價格都要加碼,所以身價暴漲不足為奇。

  然而,即便是因為中間環節過多,如果按一般的市場規律計算,每層中間經銷商加價15%至20%的合理費用,經過4個環節轉手也才漲價80%左右,為什么會產生400%的暴利呢?

  常識告訴我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通常是中間環節的營銷費用極度膨脹,膨脹到遠遠超出一件商品正常批發環節需要產生的費用。至于營銷費用膨脹的原因,我們只能從這件商品的特殊市場地位中尋找。

  眾所周知,在我國現行“以藥養醫”體制下,醫院需要靠藥品、醫療器械、昂貴的檢查費用補貼開支,而醫生、藥房工作人員則從醫藥用品銷售中獲得大量灰色收入,也已是生產者與使用者之間達成的“潛規則”。報道透露,銷售這種心臟支架的公司,按行規必須私下按醫院進價10%至15%的比例付給醫院心內科負責人或主刀醫生。這還只是“已計入銷售成本”的明的費用,暗的如私下請吃、協助出書、出國旅游等各種投入更是無底的黑洞。

  這種情況帶來了醫療器械市場的特殊性。通常一件商品的終端消費者的偏好會對生產者的生產銷售形成一種“倒逼”機制,比如大家希望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彩電,于是彩電市場上會出現越來越多價廉物美、性價比高的產品。而在醫療器械領域,決定醫療器械使用的并不是病人這一真正使用者,而是醫生這一代替病人作出決定的事實終端消費者。對于這個事實終端層來說,它的利益不是“花越少的錢,吃更有效的藥”,而是“價格越高,回扣越高”。所以,醫療器械領域的終端倒逼機制,逼不出“價廉物美”,只能逼出“不挑好的,只選貴的”這樣的畸形邏輯。

  由此可見,要斬斷攫取醫療器械暴利的黑手,必須從改革“以藥養醫”這一深層

醫療體制入手。只有當體制問題解決了,醫療器械的價格才降得下來。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89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