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建國
據12月5日《北京現代商報》報道,香港學者郎咸平在某典禮上又講了這樣幾個觀點(大意):醫療市場化導致醫生看錢不看病,窮人看不起。淮髮W教改的結果就是讓農村子弟上不了大學,農村子弟通過教育考到一流的學府,這是他們脫貧致富的惟一機會,可最后這么一點機會都會被毫無理由地剝奪;地方政府將效益不好的企業私有化,其結果往往
是“改革利益屬于少數人,而改革的成本由全社會負擔!
郎先生與內地許多學者最大的不同,是他本能地站在人數最多的普通公眾的立場上為他們的利益代言,這讓我非常敬仰。可這則消息同時又讓我產生這樣一個強烈的感受:郎先生所講的觀點并不新鮮,不但不是高深的理論結晶,而且是內地一般公眾在非正式私人場合講濫了的話題,即使在五年前,有過治大病經歷的人和供養過大學生的家長,大都具有他這種看法,尤其是關于國企改革的結果這一句,我在十年前就從許多下崗職工的口里聽到了,許多時評作者更是無數次重復過這種觀點,只是他們沒有產生過像郎先生這樣的轟動效應、沒有引發既得利益群體和有關決策機構的強烈關注而已。
很明顯,內地并不缺乏眼光深邃、思想獨立的觀察家,也不缺少敢于講真話的好公民,即使在下崗工這個群體里,都存在著無數個郎咸平式的人物,更不要說專家學者了,但我們卻缺少能夠制造巨大效應的郎咸平式的人物。我想,如果我們能搞清楚其中的原因,能夠徹底改變這種奇怪的局面,那么,內地的教育、衛生、經濟等許多方面的改革進程和成果就會是另一個樣子,家長及學生的聲音就不會被長期忽視,患者及家屬的抱怨就不會被置之不理,下崗工人的權利就不會被少數人踐踏!
據我揣測,內地缺少郎咸平式人物,首先是因為普通公眾的意愿和聲音難以進入專家學者的大腦,能夠進入的往往是既得利益階層的聲音,所以,這些專家學者不可能成為郎咸平式人物,更不會像郎咸平那樣將普通公眾的聲音帶入比較高的輿論平臺,讓真話沿著應有的表達渠道,放在最應該存放的位置,對國家財富、社會資源的政策制定產生應有的影響。其次是郎咸平和國內的經濟學家身處不同的空間——香港既是中國的一部分,又是一個特別行政區,郎咸平有權力、有責任和義務對內地的經濟問題“說三道四”,即使在講真話時口無遮攔,也不必顧及被冒犯者的感受。但內地的學者就不可能這樣灑脫了,在強大的潛規則的束縛下,他們的理論不可能走得太“遠”。
總之,郎咸平的言論告訴我們,內地公眾不缺乏思維能力,不缺乏參與熱情,更不缺乏改革智慧,真正缺乏的是公民意志表達、參與決策的暢通渠道,是與既得利益者博弈中時應有的平等權力。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其捷徑只有一個,那就是更快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