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時評]富豪榜:個人財富向商業思想的跨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8日 16:51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這是個關心成功、財富的時代,所以當胡潤中國富豪榜出爐的時候,就引起人們非常多的關注。說好的說壞的都有,也引來不少的糾紛。中國人有不露富的傳統,所以有上榜的富豪說要告這個所謂的排行榜。 排名16位的陳利華,因為家庭困難,高中輟學后,就不得不干起家具的修理工作;排名第36位的張茵,1985年辭職后來到香港,干的是廢紙回收的貿易;排名第204位的梁惠英
他們可以將自己的商業思想從個人的經驗層面上升到社會認識的層面,也就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反省、專家的提煉使之成為真正具有普通性的商業思想,做到了這樣,才能夠有效將個人的財富轉化為人類的商業思想。 這是另外的一種形式的財富公益事業。另大家見得多的是將財富貢獻給社會、做慈善事業,這是我們所見到的國外超級富豪最喜歡做的事情,有道是“財散人聚,財盡人散”,蒙牛的老板對這個認識得最為透徹,他41歲創辦了一家企業,結果創造了一個奇跡:3年成為“速度冠軍”,5年成為“牛奶大王”,6年沖刺全球第一……但他的住房不如副手的闊,坐騎不如副手的貴,辦公室不如副手的大,工資不如副手的高。他不戀財,奉行“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經營哲學,始終過著普通人的日子,剛剛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在財富列車風馳電掣般向他沖來的時候,他連手都沒沾,就把價值數億的股份悉數捐出,轉眼間完成了“從有到無”的回歸;他也不戀巢,在崗僅6年便打算辭去總裁一職,并籌劃2008年在自己50歲時辭去董事長職務。他大把大把地送人鈔票,但家人花錢錙銖必較,外出旅行時,甚至攤開地圖算計怎樣走才省錢,因為每個家庭成員都深知,多年來的積蓄已經全部捐出;在員工食堂里,身為總裁的他,一樣地排隊,一樣地刷卡,一樣地找座位……一碗面條,一碟咸菜,是他在這個食堂里最經常的“盛宴”。 這樣的財富故事對我們這個全民皆商的時代而言是代表什么樣的意義呢?當《蒙牛內幕》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我們的很多人會對新的財富思想有更多好的解釋,當我寫完華帝股份那本《覺悟》書時,我對財富的形成和其社會的價值有了更深遠的把握,也對如何將個人的財富轉化為社會的一種價值方向有了更為清醒的了解,我對這個人類最應該關注的轉移通道有自己的獨到的認識。 現在,中國很多財富擁有者的困惑是不知道財富到底是怎么樣來的,好像都是一個機遇或者是別人無法模仿的東西,在這樣的困境下,很多的人就不愿意告訴別人自己的財富,這和美國的一些富豪不同,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為財富只是個人的,還不能在思想上變成一般人所擁有的東西,個人的東西永遠是狹隘的社會只記得對社會有價值的東西。 我們期待著這樣的一個轉變:將個人的財富上升到一般人可以學習的商業思想,這是財富的幸運,也是社會的進步。所以說,富豪榜的深層次的故事應該是:從實踐到理論都面臨著一個大的跨越,理論上面臨著商業思想的提煉和推廣,實踐中面臨著財富的可持續性的問題。 尹傳高 (觀宇/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