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特系瘦身掀起資本風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3日 11:58 京華時報 | |||||||||
作者: 本報記者 張艷 實習生 吳云輝來源: 正遭“爆4億元資金黑洞”、“資金鏈幾欲斷裂”等輿論襲擊的斯威特系掌門人嚴曉群開始出手救市。昨天,斯威特系三公司聯手將旗下的“燙手山芋”———南京口岸進出口有限公司90%的股權出售。斯威特系方面表示,此后還將繼續對旗下公司進行清理。
業內人士評價說,嚴曉群此次一舉多得:一次股權轉讓,不僅獲得轉讓資金,更借機撇清南京口岸進出口公司欠上海科技(斯威特系內公司)的3.1億元債務,還借對上海科技的控制權,搖身一變成為債權人。出售南京口岸90%股權 11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國紡機突然接到一紙通知,其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由斯威特集團變更為中煙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煙公司)。昨天,中國紡機董秘程雪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也是剛剛接到通知。趕緊先將通知公告了,公告外的情況,我們正在了解。” 發出通知的是中國紡機的間接控制人,也是最近財經界的焦點———南京口岸進出口有限公司(簡稱南京口岸)。根據通知,斯威特集團、南京小天鵝以及西安通郵與中煙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前三者分別將所持南京口岸30%、38%以及22%的股權出讓給中煙公司。 事實上,出讓股權的三家企業均為斯威特系公司,他們聯合控制南京口岸90%的股權,而南京口岸控制江蘇南大90%股權,江蘇南大再控股中國紡機29%股權,中國紡機的實際控制人是斯威特系掌門人嚴曉群。 11月以來,中國紡機及斯威特系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上海科技,爆出斯威特系近4億元資金黑洞、遭多家銀行逼債、所持上市公司股權遭凍結等消息。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斯威特系多家公司合計占用了上海科技及下屬企業近4億元。被質疑是脫殼逃債 盡管斯威特以及中煙公司均未透露南京口岸的轉讓價格,但隨著南京口岸的轉讓,斯威特系起碼剝離了3.1億元的債務。 在上海科技被占用的近4億元中,南京口岸就占用了3.26億元,除小部分資金以交付采購貨物形式給付上海科技外,還有3.1億元去向不明,有媒體報道“去向只有嚴總一個人知道”。 隨著南京口岸的轉讓,斯威特系因掌控上海科技變成了債權人。業內人士認為“斯威特難逃脫殼逃債嫌疑”。斯威特新聞發言人表示:“肯定有人這樣質疑,但我們會積極促使南京口岸還錢,也會積極支持上海科技追債。” 那么轉讓雙方如何安排南京口岸的債務呢?中國紡機方面昨天表示對中煙公司并不了解:“我們還沒和他們聯系過。”記者要求對這家公司進行采訪時被告知,“公司負責人出差了,新聞發言人也不在”,連公司辦公地點,公司前臺也不愿透露。 公告顯示,中煙公司成立于2003年,有兩大股東:控股65%的北京中煙租賃有限公司和參股35%的北京煙專經貿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業務是對房產、醫藥等的投資管理、企業并購策劃等,注冊資本5000萬元。 中煙公司大股東———北京中煙租賃有限公司的林女士表示,中煙租賃有限公司是家民營企業,具體情況只有公司張副總能接受采訪,而他剛好出差了。不過,嚴曉群在昨天接受采訪時,堅稱中煙公司是一家國有背景的企業。斯威特瘦身剛剛開始 嚴曉群被業內稱為“中國資本市場八大神秘炒家之一”,曾兩度上榜胡潤百富榜。幾天前當斯威特爆資金危機時,斯威特新聞發言人曾對記者表示:“嚴總正在全面運籌,相信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現在,隨著出售南京口岸,斯威特系的債務無疑邁出了解決的第一步,斯威特新聞發言人說:“歸還所有債務的一攬子方案將在近期出臺。”他還表示:此前斯威特已與中煙公司有接觸,中煙公司對南京口岸以及中國紡機進行了考察,并就轉讓南京口岸簽署了意向協議。中煙公司看中的是南京口岸在江蘇外貿方面的能力,以及擁有的進出口的權利。 而嚴曉群昨天接受記者采訪則表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他介紹,此次南京口岸是斯威特系的戰略退出,斯威特系還會繼續“瘦身”:除保留白色家電、集成電路設計等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外,其他產業都將在“瘦身”范圍之內,公司會堅決從類似南京口岸這種以代理為主的貿易型企業、與主業無關的資金密集型企業及其他第三產業中徹底退出。而“瘦身”變現、收回的現金,除一部分用于償還到期債務外,還將集中投入到白色家電、集成電路設計等產業,以促進核心產業經營狀況的發展。相關小資料 嚴曉群從2000年開始涉足資本市場。先是受讓了一鋼集團的一鋼異型(現名“上海科技”)3500萬股法人股,成為上海科技第一大股東,2003年又通過旗下江蘇南大以29%的持股成為中國紡機第一大股東,接著擊敗顧雛軍,拿下無錫小天鵝;2004年零資產、零價格收購重組小鴨集團。 到今年,斯威特系已擁有南京有有足球隊、江蘇金捷國際貨運運輸代理有限公司、南京口岸進出口有限公司,家電企業小天鵝、小鴨,以及中國紡機、上海科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