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杏色玻璃
SteveJobs(蘋果電腦創始人)為自己總結人生時說,所有的事物,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榮辱,面對死亡,是如此微不足道。一個人的生,自有豐富的意義,這種意義不是單一的而是環回立體的,不少于180度。包括自身,包括身邊的人,包括家庭,包括前輩晚輩,包括遠方的美景,近處的一草一木,包括事業的成功,男女的歡愛,征服的樂趣,閑暇的雅
趣。
存在,自有存在的原因和它的多方面。不是說社會需要什么,在別人眼里需要什么,就要以什么形式存在。這樣的存在,必定不是為自己。然而在以商業為生活主導的現實社會,似乎商業的成功,財富和利益代表你所擁有的一切,包括現在和未來。在這以外,包括自身的健康和快樂,都幾乎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商業的魅力真的那么大?很欣賞《贏周刊》上的一段:商業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本質是什么?在我們看來,商業的目的,一在于能夠推動社會進步,二在于人可以通過商業活動實現自我的幸福———這個才是我們要從事商業活動的最重要所在———商業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如果我們已經深切地感到,我們的商業活動并不能夠為我們帶來快樂,那還有什么理由可以讓我們對它保持盎然的興趣?這是一個問題。財富從來都是一種倫理而非僅僅財富本身那么簡單,更不是一種可資使用的權柄。
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或有沒有時間和機會停下來自問,我快樂嗎?很多人選擇的卻是,即便明知不快樂,卻還是繼續商業下去。或者這樣安慰自己,有錢就會有快樂。
可憐的地球人,自從他們用第一個貝殼換來想要的東西以后,就世世代代被貨幣奴役,被商業生活指使,被財富的光環籠罩。前仆后繼,做著“芝麻開門”的美夢,不惜付出所有的人生樂趣,犧牲健康甚至生命,并將之稱為“成功”。
無意間留意到一串可悲的名字———陳逸飛、楊邁、彭作義、王均瑤、胡凱,都是因為玩命地工作,都是因為一直沒有停下來的蒸蒸日上的事業,雖然他們已經擁有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以及顯赫的名聲。透支完健康再讓生命崩潰,真的是為了一生中瞬間燦爛的開放?這樣耗盡“本錢”的燦爛,代價何其大!
前車之鑒這么多,相信也一樣喚不醒那些追逐財富和名利的心。除了商業以外,我們是不是還應該是一個擁有智慧的人———而不限于錢,我們要學會有能力處理我們身上存在的眾多問題———至少是思想方面的問題。
要是有一天,有人用刀子指著胸口問你,要命還是要成功,你會怎么回答?說實在的,在死亡面前,成功顯得有多虛無縹緲,有多空泛。廣東話里有一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即使用財富填滿了你的一生,到最終也不過一場虛空而已,可見為此而活有多不值得。錢不可少,卻僅僅是獲取幸福的一種手段,而如何讓這輩子的風景以360度的寬闊呈現眼前,然后感悟參透,安然享受,這才算對得起來之不易的生命。
(夏天/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