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幾家超市的糖果貨架上又多了一種玩具糖果,剛一上市就頗受小消費者的青睞。據說這種糖果的味道甜酸可口,吃法也很特別,但就是名字起得有點讓人反胃——老鼠垃圾桶。
的確,不管是“老鼠”還是“垃圾桶”,這兩樣都跟“吃”沾不上邊——而又豈止是沾不上邊,根本就是不能沾邊。可偏偏這種糖果就是用了這兩種“臟”東西的名字來命名
的。當然,人家這么命名也是有道理的,因為這種玩具糖果就是由兩只老鼠模樣的糖和一小桶酸粉組成的,桶壁上還印著英文單詞“垃圾桶”。
再看看食用方法,就更讓人沒了胃口。按照它的提示,食用前先把“垃圾桶”的蓋子掀開,然后拎著其中一只“老鼠”的尾巴,把“老鼠頭”伸到“垃圾桶”里蘸一下里面的酸粉,然后再將整個沾滿酸粉的“老鼠頭”放到嘴里舔食……
記得上個月,本報曾報道過與其類似的一種名為“瘋狂馬桶”的“惡心”糖果,其用“馬桶刷”模樣的糖果蘸食“座便器”里面酸粉的吃法也是讓人不敢想象。而更讓人不敢想象的是,只有兩塊糖和一小桶酸粉組成的這兩種玩具糖果,其售價都在七八塊錢,幾乎是其相似成分糖果售價的四倍左右,但其銷售情況卻比那些糖果高出好幾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種頗具“惡心”創意的玩具糖果竟是同一家糖果公司出品的姊妹產品。而就因為這兩種糖果的“惡心”創意,這家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在糖果圈里出了名——名不虛傳地憑“惡心”賺錢。
相信如果是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能夠花七八塊錢嘗一口“惡心吃法”的味道,這樣的人實在不會多了。可話說回來,人家糖果商壓根兒就沒想打成年人的主意,甚至在包裝袋上都特別標出是“致力于開發兒童想象力的創意產品”。在商言商,以商人“重利輕義”的傳統標準來評判,只要兒童買賬,這家企業就算成功了。尤其在目前同類商品趨于同質化的市場條件下,能夠標新立異就是本事,就是筆財富,管它憑什么賺錢!
不過,這“標新立異”也得有個標準,憑“惡心”賺錢也得有個邊際才好。原創的東西有很多,但如果把逆老祖宗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改變了,這種原創的價值實在值得商榷。就好像前面提到的這兩種玩具糖果,如果真按照這家糖果企業開發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方式來培養孩子,那么,等這些孩子以后長大了,真要是設計出個“垃圾桶”式的飯鍋,“座便器”樣子的飯碗,“馬桶刷”模樣的飯勺來,你能用它們進餐嗎?
李丹 J023
|